日前,蜀道装备一纸公告宣告终止对河南科益气体的收购计划,这场始于今年2月的交易因“关键条款未达成一致”而流产。
根据原计划,蜀道装备将以4.16亿元估值收购这家新三板工业气体企业65.43%股权,借此向下游产业链延伸。
更深层的矛盾却隐藏在最新财报中,毛利率连续两年攀升的同时,公司2025年一季度却录得65.59万元净亏损,同比下滑116.57%。
看似矛盾的财务表现成为蜀道装备当前最突出的特征。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5145.98万元,同比增长28.10%,连续两年保持增长。当季毛利率高达36.49%,同比提升10.59个百分点,实现连续两个季度上涨。
然而,公司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65.59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61.53万元,同比下降116.57%。
“毛利率攀升而净利率坠崖”的异常现象引发市场关注。公司一季度净利率仅为-1.56%,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11.36个百分点。
扣非净利润表现更为严峻,达到-155.93万元,同比下滑210.50%。这些数字背后,管理费用同比暴增52.90%,成为吞噬利润的主要因素。
管理费用飙升成为蜀道装备净利润下滑的致命伤。2025年一季度,公司期间费用高达2752.66万元,期间费用率达53.49%,同比上升1.62个百分点。
其中管理费用激增52.90%,远高于28.10%的营收增速。根据公司2024年报披露,管理费用剧增主要源于“人工费用、股权激励摊销及中介费用等增加”。
这一趋势在近年尤为明显。2023年公司管理费用为7591万元,而2024年已攀升至1.15亿元,增幅达51.96%。近12个月管理费用达0.9亿元,创近十年新高。
现金流同步恶化。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5973.20万元,同比剧降177.91%。公司解释为报告期内“采购商品现金流出减少”,但现金状况仍引发担忧。
此外,蜀道装备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为79.12%,现金流压力可能正是导致此次收购终止的隐性因素。
终止收购背后,蜀道装备的产业布局战略同样值得关注。公司曾表示收购科益气体将帮助其“快速进入工业气体投资运营领域”。
科益气体近三年业绩波动明显,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0.15亿、0.23亿和0.19亿元。而收购方案中的业绩承诺却高达3000万、4000万和5000万元,与实际表现存在不小差距。
在新能源领域,蜀道装备选择了一条特色技术路线。公司明确表示“暂未布局固态储氢技术”,认为该技术应用“集中在氢能两轮车”。
公司资源集中于“氢液化、加氢站设备、氢制取、液化储运”等技术储备。其研发的轻量化液氢存储装置主要瞄准氢能重卡、机车和无人机等场景。
然而,收购终止却暴露了蜀道装备的战略困境。在2024年交出亮眼年报后,公司发展势头似乎突然受阻。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62亿元,同比增长28.9%;净利润7236.68万元,同比大增121.67%。特别是第四季度单季净利润达4918.05万元,同比增长161.93%。
但高增长并未能延续到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8.10%,但净利润却直接转亏。
蜀道装备的未来之路充满挑战。公司董事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后续如果有合适的工业气体相关标的,还会考虑收购”。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结合辅助观点分析撰写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