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宗馥莉心狠手辣!103岁奶奶重男轻女偏爱长孙,杜建英比原配受待

宗家这点事儿,真是越闹越没溜儿。前几天刷到个帖子,说是宗家司机的朋友曝料,说宗馥莉让司机买麦当劳,居然不给开车门,非得从车窗递进去,还说这就能看出她脾气大。

我瞅着这爆料,差点没笑出声 —— 合着现在摇车窗拿东西都算脾气大了?那我闺女坐后排让我从车窗递书包,岂不是成了小霸王?

那位司机朋友的说法,实在有点站不住脚。前面还夸宗庆后多随和多简朴,话头一转就说宗馥莉"不给开车门",这对比也太刻意了。

底下评论区好多人都看不下去,有人说:"下雨天坐出租车,司机递发票不都摇车窗?难不成还得下车敬礼接过来?"

还有人更直接:"想黑也找点像样的料,这水平还不如小区大妈嚼舌根。"

要说更离谱的,还是杜建英老同学史晓燕。开直播骂宗馥莉"没教养",说什么听闺蜜讲的,她这人高高在上。可她自己呢?

前阵子还说朱媛媛生病,是因为"情绪不好",嘴碎得跟揣了个收音机似的。网友扒出来她跟杜建英是老同学,这站队也太明显了。

有人在她评论区怼:"你见过宗馥莉几面啊?就敢说人没教养?你同学带着仨孩子抢家产,你咋不说两句?"

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这些黑料的逻辑。宗馥莉小时候被爸妈忘在幼儿园,跟着亲戚长大,这事儿听着就心酸,到他们嘴里倒成了"没教养"的证据。

摇车窗拿个汉堡,明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硬被说成"脾气大"。我算是看明白了,这些人哪是说她脾气不好,分明是觉得她挡了别人的路,又拿不出实在的把柄,只能从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儿上做文章。

宗庆后那103岁的老妈王树珍,也真是够能折腾的。放着清福不享,非得掺和这摊子事,说啥也得让杜建英的孩子进族谱。

老人重男轻女我懂,但也不能这么偏吧?自己生了四个儿子,到了孙女这儿就不待见了?有网友说得逗:"合着宗馥莉是超市打折抢来的,私生子才是亲生的?"

宗馥莉那亲叔叔宗泽后就更别提了。之前公开骂侄女"心胸窄",还说她 "抢了自己的业务",这哪像长辈说的话?

我认识个娃哈哈的老员工,他说当年宗泽后,想把儿子塞进公司,被宗馥莉拦了,现在跳得这么欢,说白了就是挟私报复。

这种亲戚,真是比街坊邻居还不如。

最让人唏嘘的,是宗家那点婆媳矛盾。宗馥莉她妈施幼珍,以前接受采访,说宗庆后小时候不受爹妈待见,自己娘家总给送东西。

结果王树珍后来受访,说"是他自己要去当知青",还说那时候谁家日子不苦。

这俩人的话摆在一起,明眼人都能看出不对付。现在老太太力挺私生子,说不定也带着点跟儿媳置气的意思,可这气撒到孙女身上,也太说不过去了。

现在网上的人也不傻,谁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看到"司机朋友爆料",第一反应就是"这又是谁雇来的";听见有人骂宗馥莉"脾气大",底下立马有人回:"有能耐拿出她挪用公款的证据,拿个车窗说事儿算啥本事?"

有人总结了这些人的套路:先夸杜建英多能干,或者提宗庆后多不容易,接着话锋一转就说宗馥莉这不好那不对,最后绕回"她不该独吞家产"。这套说辞,听着都耳熟,跟电视剧里那些争家产的戏码一模一样。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些人喷宗馥莉脾气大,说到底还是因为她手里握着娃哈哈的实权。

杜建英那边拿不出信托基金证据,就只能从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上做文章;宗泽后自己的生意不如从前,就想从侄女这儿分点好处。可他们不想想,要是真有能耐,自己干出一番事业来,不比在这儿嚼舌根强?

宗馥莉之前说过"随时死去也开心",以前听着觉得有点矫情,现在才算品出点味儿来。身边围着一群惦记家产的"亲人",连摇个车窗都能被说三道四,换谁不觉得累?

有网友说得实在:"换做是我,早把这些人拉黑八百回了。好好管公司,让他们闹去,反正最后拿真金白银的是自己。"

从争遗产到骂脾气,宗家这些事真是越来越没格调。与其纠结开不开车门,不如说说那21亿信托到底有没有;与其骂人家脾气大,不如看看谁真能把公司管好。

说到底,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宗馥莉要是真没本事,就算没人骂,也坐不稳那个位置;杜建英的孩子要是真有能耐,也犯不着靠老妈老同学出来造势。

最后说句实在的,要是我是宗馥莉,压根懒得搭理这些人。好好经营公司,给员工多发点福利,比啥都强。至于那些说闲话的,就让他们说去,反正嘴长在别人身上,日子却得自己过。

发布于:四川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