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入列授旗仪式,备受各方关注。而福建舰的正式服役,也标志着人民海军正式迈入“三航母时代”。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拥有三航母可增强远海攻防能力
军事观察家普遍认为,能否拥有并有效运作3艘及以上航母,是衡量一国军事实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
冷战期间,美国航母的巅峰数量是15艘,苏联建造了9艘(其中7艘服役),法国最多时有4艘,英国则维持着3艘航母的规模。
无一例外,前者都是当时公认的超级大国,或者具备世界影响力的重要国家。而且与核武器不同,在大多数军事行动中,航母的现实威慑力更强,运用灵活度也更高。
数据显示,地球表面七成被海水覆盖,全球约60%的人口住在距海岸500公里的地区,均处于现代航母和舰载机可打击的范围内。
军事专家指出,拥有至少3艘航母,还意味着可以更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维护和战备执勤,确保至少有一艘航母始终处于可部署状态,从而显著增强人民海军的远海攻防能力。
有分析称,未来辽宁舰、山东舰和福建舰不仅可在某个战略方向独立部署,而且能联手承担重大任务,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同作战,产生1+1+1>3的战斗力倍增效应。
图为山东舰在香港海域行驶。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三航母的技术与战力“三级跳”
有媒体指出,从辽宁舰的探索起步,到山东舰的自主创新,再到福建舰的技术跨越,中国航母发展的“三级跳”,背后是无数人心血的付出。
而“三航母时代”所彰显的,更是中国在尖端国防科技领域,乃至现代工业赛道上的历史性跨越。
2012年辽宁舰服役,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滑跃起飞和夜间起降技术的国家。2017年入列的山东舰,不仅优化设计建造模式,还创造了航母编队跨区机动、舰载机高海况实弹射击等纪录。
及至福建舰正式成军,中国在新型弹射技术、先进舰载机、大型舰船设计制造等方面,已实现全方位突破,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军事专家认为,福建舰搭载的新锐舰载机“三剑客”:歼-35、歼-15T和空警-600,补齐了被称作“航母五件套”的制空、制海、预警、电子对抗和反潜能力,构建起“隐身突防+重载打击+预警指挥”的全天候航母作战体系。
而作为全球首艘具备电磁弹射五代隐身机能力的航母,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能大幅提升舰载机出动效率,助力舰载机在“满油满弹”状态下充分发挥战斗力。
据专家介绍,福建舰平均90秒可弹射一架飞机升空,单日最高可达300架次,效率是滑跃起飞的5倍,是蒸汽弹射的3倍。这招“绝活”在实战中意味着什么,可谓不言而喻。
图为辽宁舰正在航行。中新社发 张凯 摄
中国航母“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再回首,还有一组数字同样值得我们铭记——
从辽宁舰服役算起,中国仅用13年就走过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现代航母发展历程。
其间,中国造船业与航空工业并驾齐驱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和促进了“三航母时代”的到来。
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十四五”期间,前者拿下全球超六成新船订单,市场份额连续16年稳居世界第一,国产新战舰的换代建造速度之快更是被形容为“下饺子”。
后者则锻造出“20系列”、六代机、先进航发、新型舰载机和无人机等一大批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国产军用航空武器装备,持续引发全球关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正如媒体评论的那样,是战略眼光、顶层设计、制度优势、自主创新的集成优势,让中国走出了一条从“奋力赶超”到“敢为人先”的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也让中国航母在新时代大踏步前进。
编辑:朴丽娜
责编:张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