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打造裸眼3D视觉奇观

环形舞台+九块异形屏为前沿科技深度融合使用提供坚实“后盾”

11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广东奥体中心举行。本次开幕式以“圆梦未来”为主题,通过“同根同源”“同心同缘”“同梦同圆”三大篇章,构建起一场沉浸式 “古今对话”。

其中环形舞台与九块异形屏幕成为核心亮点。视频总设计王之纲在采访中表示,视频设计紧扣开幕式核心理念,一方面对粤港澳文化元素进行创造性转化,让传统符号焕发新生;另一方面深度运用科技手段,结合环形舞台特性与异形屏幕的灵活变换,最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兼具传统韵味与未来感的视听艺术盛宴。

九块异形屏幕打造沉浸式体验

王之纲介绍,环形舞台留给视频的面积相对有限,这一度成为设计团队面临的挑战。然而,团队巧妙地将限制转化为亮点,充分利用环形结构所营造的空间感与纵深感,实现了层次丰富的裸眼3D视觉效果。

裸眼3D技术提升了舞台的整体表现力,为观众带来崭新的视听体验。“我们在第一篇章中大量使用了裸眼3D技术。水中游动的海豚、象征推动历史进程的多重齿轮,以及高架桥、高铁等城市交通建设场景,裸眼3D的效果都非常强烈。”

此外,王之纲还特别提到第三篇章开头的节目《岭南春早》:“团队借助地面环形屏幕构建出‘水舞台’意象,又通过视觉下沉效果,形成了悬浮舞台的独特空间,芭蕾舞演员翩翩起舞。最后通过花瓣和城市空间建筑的艺术化表现,展示了广州作为花城的重要特色,是一个很浪漫的节目。”

九块异形屏幕则与灯光、表演、音乐进行精密的配合,从而达成整体的艺术效果。

王之纲介绍:“我们利用了网幕屏的透明属性和九块屏幕的分割状态,不再将其视为整块的屏幕,而是强调变化和运动,让其拥有更空灵的艺术表现。比如紧随《岭南春早》节目之后的是一段转场,视频与激光结合,形成一段酷炫、年轻、具有未来感的灯光秀。”

而在随后的体育项目展示中,视频又配合现场演员,将运动标志有机地融入舞台空间中。

传统文化元素焕发时代光彩

开幕式中,岭南醒狮、龙舟竞渡、英歌舞等传统文化元素,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机器人等前沿科技深度融合,打造出一台既传统又现代的视听盛宴。

王之纲透露,AI技术深入应用到本次开幕式的具体创作过程中,其中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了视频团队提升效率、激发创意的重要工具。入场仪式中,所有运动的吉祥物动画都由AIGC技术完成。“传统情况下,我们需要进行三维建模、调制动画,工作量很大。但现在通过AI模型的训练,我们可以直接生成需要的动作,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产出的形象既丰富又可爱,很多效果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我们在视频设计上加入了很多非遗元素,但并非简单挪用,而是通过新的设计来适配整个演出。”王之纲介绍,团队对观众熟悉的醒狮、龙舟、武术、粤剧等岭南文化元素进行了创造性转化,让其既有传统魅力,又焕发出现代的光彩。比如,第二篇章开头以气势恢宏的南派武术开场,视频团队巧妙结合舞台实景水体与数字虚拟水效,形成虚实呼应,凸显武术表演的刚猛特质。随后转为悠扬的粤剧选段,同样利用水舞台的特点,营造出诗意的表演空间。

第三篇章则融入了醒狮、英歌舞、龙舟等粤港澳地区典型文化元素。通过鼓、旗等道具的节奏转换与视觉配合,有效放大了现场表演的视觉张力,营造出不断澎湃的观赏体验。王之纲介绍:“在这一篇章结束时,掌声是最热烈的,因为能让观众感受到现场所传递出的不断澎湃的视觉张力。”

统筹/苏荇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广欣 柴智

编辑:郑健龙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