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军工故事(22)| “又红又专”的人才培养目标

“哈军工”注重从政治和技术两个方面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红专结合、又红又专。陈赓反复强调,先进的科学技术必须由忠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来掌握,培养的技术军官不仅要精通业务,还必须具备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质。

1953年2月28日,院党委在《关于执行教育任务中几个主要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培养目标首先是“对党高度忠诚”“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工作积极负责,英勇顽强”,然后才是“精通技术”“克服困难,坚决执行命令”,又红又专才是合格人才。培养的学员不但是具有军事科学技术知识的工程师,而且是政治坚定、品质优良的军官。4月,陈赓在听取首批学员补习检查汇报时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让学员学好,把他们造就成又红又专的第一流工程师。”

1953年8月,军事工程学院《第一期教学计划说明》对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培养政治上坚定,无限忠于党和人民,忠于祖国,具有高度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精神的军事工程师;他们必须是精通并善于使用本兵种技术兵器,能够独立完成工程任务,并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较高文化程度和一定军事素养的军事工程师;他们是忠诚老实,勇敢顽强,富于主动性、警惕性,不怕困难并善于克服困难的军事工程师;又是能够教育与培养其部属,体格坚强,能忍受军事勤务中一切艰难困苦的军事工程师。这个培养目标对德、智、军、体各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反映了“政治上好、技术上差,也不是合格人才,必须是‘又红又专’”的特点,对保证培养学员的综合质量起了重要作用。

1953年9月颁发的《军事工程学院教学过程组织基本条例》把“红”与“专”统一起来,针对技术、政治两种素质的特点和不同要求,把政治上坚定放在首位,以政治统帅技术,从政治角度考虑、处理教学训练的各种问题,从政治上衡量学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培养军事工程师的六条标准,为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哈军工”贯彻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思想,严格坚持“又红又专”,突出政治素质和技术素质,努力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有为人民服务和献身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掌握精通本专业的科学技术知识,能够圆满完成所承担各项任务的军事工程师。

1958年3月26日,第一期学员毕业,陈赓因病不能参加毕业典礼,在写给毕业学员的信中提出,“政治是统帅,政治是灵魂。我们的目标是又红又专,红透专深。今后仍应继续鞭策自己,加强思想改造,明确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真正成为一个又红又专的技术军官。”《工学》报头版整版篇幅套红彩版刊出,彭德怀签署批准学员毕业的命令和毕业学员名单,名单旁是套红的“决心做一个又红又专的技术兵,为加速建设现代化的革命军队而斗争!”参加毕业典礼的国防部副部长李达在讲话中殷切希望毕业学员“又红又专”,保持并发扬军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哈军工”的人才培养与其他高校不同,其特殊性体现在“红”与“专”辩证统一的培养定位上,强调红专结合、两者不可偏废,德智军体全面发展,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毕业学员不论学什么专业,都首先是政治上坚定,精通现代科学技术,做到政治思想好、业务很扎实,特别能吃苦、讲团结守纪律,事业心强,在各条战线上都创造了辉煌业绩。

上一篇:逐梦太空再启新程
下一篇:曝光:美军舰已部署到位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