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备出口迎来重要机遇,20架歼-10远销海外进入倒计时,印度的“心腹大患”,从此又多了一个。
据多家外媒报道,孟加拉国政府透露出采购新战机的意向,而中国的歼-10CE战斗机“中标”的可能性很大。报道称,目前孟加拉国方面计划采购20架歼-10CE战机,以及配套的武器,再加上培训、维护等一系列费用,这笔交易的预期价格在22亿美元左右。毫无疑问,如果这笔交易最终能够落地,无论是对于我们还是对于孟加拉国来说,都是意义非常深远的。
歼-10CE有望进一步打开销路
孟加拉国引进歼-10,有需求也有能力
从现实角度来说,孟加拉国空军的确有着迫切的整备升级需求,毕竟在这个世界格局格外动荡的当下,其主力战机仍是歼-7BGI和米格-29A,已经是不堪大用了。
这两款机型均属于上世纪技术水平的装备,机动性、航电系统和武器系统均已落后,不仅雷达和导弹性能有限,维护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昂。
在现代空战环境下,这些机型难以应对周边潜在威胁,尤其是来自东、西两线的战略压力。
因此,孟加拉国空军对新型战机的需求极为迫切,而歼-10CE作为一款经过实战验证的现代化战机,能够显著提升其空战能力。
当然,光有需求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相应的实力,总体来说,孟加拉国近年经济发展稳健,GDP保持着相当可观的涨幅,军费开支也相应增长,分配给空军的预算,足以支撑中型战机采购项目。
孟加拉国也确实到了需要更新装备的时候
尽管22亿美元的报价看似高昂,但考虑到还可以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对空军军费而言并非不可承受。
此外,考虑到中国军售相对宽松的支付条件,孟加拉国甚至还可能采用“实物结算”方式,以资源或商品抵偿部分款项,进一步降低了交易门槛。
对于这个消息,最为“破防”的应该只有印度了,毕竟印方一直有着强烈的“扩张野心”,孟加拉国与印度接壤,面临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过去印度空军持续装备先进战机,而孟加拉国仍依赖老旧机型,双方空中力量对比严重失衡。
但如今若孟加拉国效仿巴基斯坦引进歼-10CE,不仅能缩小与印度的装备差距,很可能还会让印方产生一些不好的“联想”,使其在外交上更加谨慎,这对孟加拉国来说,无疑是非常关键的。
孟加拉国也曾对“台风”战机表现出兴趣
巴基斯坦空军,为歼-10“带货”成功
可以说从客观条件上,歼-10CE出口孟加拉国,唯一的问题或许只剩下需针对当地热带高湿地区,对战机的抗腐蚀、高温适应性进行改造。
考虑到中航工业具备丰富的定制化经验,根据孟加拉国的气候特点调整航电系统、机体材料和维护方案,确保战机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似乎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但是从主观层面来说,孟加拉国方面只是初步透露了采购意向,整个计划从落地到执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这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因为歼-10CE的外销前景,注定是非常乐观的,尤其是近期巴基斯坦空军实战中对歼-10CE的出色运用,为该机型的国际声誉提供了关键背书。
在数月之前的“5.7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运用歼-10CE取得显著战果,直接证明了该机型在现代空战中的有效性,这种“带货”式的示范效应,远比任何宣传更具说服力。
此外,巴基斯坦的胜利并非依赖单一战机性能,而是依托中国提供的体系化作战支持,包括预警机、数据链和远程导弹的协同运用。
这种“体系作战”模式展示了中小国家如何通过合理搭配装备,在不对称对抗中取得优势。
孟加拉国等潜在买家意识到,购买歼-10CE不仅是获得一款先进战机,更是接入中国成熟的作战体系,从而快速提升整体战斗力。
更可贵的是,相比西方战机的高昂价格和附加政治条件,歼-10CE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选择。
巴基斯坦的采购和运用经验表明,该机型不仅能满足作战需求,还能以合理的成本维持长期使用。这种“高性价比+低政治风险”的组合,对预算有限但追求现代化的国家极具吸引力。
歼-10“实战带货”的效果是显著的
歼-10打开局面,中国影响力提升
从这个角度来看,若歼-10CE成功进入孟加拉国市场,将进一步打开中国高端战机的国际销路,对中国影响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一方面,长期以来国际高端战机市场由美国和俄罗斯主导,中国虽为工业大国,但军贸份额与综合实力不匹配。
歼-10CE的推广将挑战西方“唯性能论”和“唯品牌论”的偏见,证明中国不仅能制造可靠装备,还能提供配套的作战体系和灵活的合作模式。
另一方面,孟加拉国若采购歼-10CE,将是继巴基斯坦之后,中国与南亚国家深化军事合作的又一例证。
这种合作不仅限于装备交易,还可能延伸至人员培训、联合演习等领域,从而增强中国在区域安全事务中的话语权。
对于中小国家而言,选择中国装备意味着获得一条独立于西方和传统大国的安全路径。
更进一步来说,相比于西方军售,中国军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于提供“装备+体系+训练”的整体解决方案。
歼-10CE的出口将带动预警机、数据链等相关技术的国际合作,帮助买家摆脱“万国牌”装备的碎片化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作战能力。
军售不仅是做生意这么简单,图为战机挂弹展示
这种模式一旦被广泛接受,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军贸市场的话语权。
最重要的是,军贸不仅是商业行为,更可以是外交工具,可以巩固出口国和进口国之间的关系,更涉及到地缘政治和战略布局,中国装备想要彻底打开局面,面临的困难不小,但随着我们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更光明的前景是可以预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