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证券2025年分类评价结果出炉
新快报讯 记者涂波报道 9月28日,中国证监会向证券公司通报2025年分类评价结果。全行业参评公司共107家(母子公司合并评价),其中评价结果为A类公司53家,B类公司43家,C类公司11家。A类公司中,AA级公司14家。
近一年,A股市场持续活跃,券商整体业绩大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519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归母净利润1040亿元,同比增长65%。头部券商优势明显,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广发证券等10家券商上半年营业收入均超百亿元。中小券商业绩增速也亮眼,如国联民生、东北证券、华林证券、国金证券等,上半年净利润增速均超100%。其中,东北证券实现营收20.46亿元,同比增长31.66%;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225.9%。
依托业绩增长,2025年全行业参评公司A、B类公司大幅提高。据了解,2024年有96家券商参评,其中A类仅11家、B类66家、C类19家。C类公司包括川财证券、东北证券、东莞证券、华西证券、华兴证券、民生证券、瑞万和证券、银河证券和浙商证券等。2025年C类公司减少了8家。
今年8月,证监会修订发布《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下称《规定》),本年度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依据,是新的《规定》实施后出炉的首份分类评价结果,因此备受行业重视。
根据《规定》,除业务发展状况外,分类评价的依据还包括券商被监管措施或行政处罚等情况。2025年以来,有不少券商收到过监管文件。近日,中信建投收到福建证监局的警示函,因其在持续督导阳光中科期间,未能督促发行人及时、真实披露停工停产的重大事项。中信建投保荐的项目也频频“踩雷”,8名保代被列入C类处罚黑名单。此外,渤海证券因财务顾问业务违规被行政处罚,合计罚没金额226.4万元,今年2月因员工私自销售私募产品等被出具警示函,8月广东证监局对其广东分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原因是分公司合规管理不到位,下辖证券营业部负责人违规操作客户证券账户,同时对相关从业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