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冰封31年,生命重启
全球“最老婴儿”的诞生奇迹
被移植的两枚冷冻31年的胚胎。 医院生殖中心存放胚胎的液氮罐。 医务人员对冷冻胚胎进行复苏。
主笔:于梅君
俗话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然而,当你听说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实际年龄”已经31岁时,会是什么反应?这不是科幻电影情节,而是真实发生的医学奇迹。一枚沉睡31年的胚胎,在2025年夏天被成功唤醒,创造了人类生殖医学的新纪录。
世界“最老”婴儿,一出生就“31岁”
2025年7月26日,美国俄亥俄州的一间产房里传出一声响亮啼哭。
35岁的林赛·皮尔斯和她34岁的丈夫蒂姆,迎来了新生宝贝。当这对夫妇凝视着怀中可爱的新生儿时,他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初为父母的喜悦,还有一份穿越时空的惊叹——这个婴儿的生命起点可以追溯到1994年,那时夫妻俩甚至还没上小学。
这个被称为“世界最老婴儿”的男孩,打破了人类生殖技术的纪录——他来自一枚冷冻保存31年的胚胎,超越了2022年出生的一对双胞胎保持的纪录(胚胎冷冻30年)。
这枚创造生命奇迹的胚胎,有着不平凡的旅程。时间回到1994年5月,当时美国一位叫琳达的女士和丈夫因为不孕症,尝试了当时尚属新技术的体外受精。治疗过程中共培育出4枚胚胎,其中一枚被立即移植到母亲子宫并成功发育,诞下一名健康女婴。
而剩下的三枚胚胎,则被冷冻保存在零下196℃的液氮环境中,进入漫长的“休眠”状态。
随着时间推移,琳达的生活发生巨变——她经历了离婚,并通过诉讼赢得了这三枚冷冻胚胎的监护权。尽管每年需要支付近千美元储存费,她仍坚持保存这些胚胎三十余年。琳达坦言,“它们与我女儿有着生命联系。”
直到2023年,62岁的琳达决定为这些“生命胶囊”寻找新归宿。
“超高龄”胚胎“复活”一波三折
在另一端,来自俄亥俄州的皮尔斯夫妇,正经历着七年备孕未果的痛苦。报名参加“无条件接受胚胎”项目后,他们与琳达的胚胎匹配成功,妻子林赛表示,“我们不是为了破纪录,只是想要一个孩子。”
但技术挑战接踵而至。超过90%的美国生育诊所拒绝了这些“超高龄”胚胎,原因在于它们采用的是1990年代的“慢速冷冻”技术,而非现代的“玻璃化冷冻”技术。
慢速冷冻需耗时约2小时缓慢降温,逐步逼出细胞水分以防冰晶损伤细胞;而现代玻璃化冷冻,则能在数秒内将胚胎转化为玻璃态,彻底规避冰晶形成风险。
最终,田纳西州“喜悦生育”诊所的戈登医生团队接受了挑战,他们表示,“每个胚胎都应获得一个生命机会。”
解冻过程惊心动魄。胚胎学家莎拉·阿特金森描述:“处理热封玻璃瓶时,瓶子突然轻微爆裂,玻璃碎片划伤了我的脸颊。”所幸胚胎本身完好无损。 在三枚解冻胚胎中,一枚停止了发育,另外两枚于2024年11月14日移植到林赛的子宫,最终一枚成功着床。
今年7月26日,在经历了一场艰难分娩后,宝宝平安降生。“他非常乖巧。”产后恢复中的林赛说,“能拥有这个珍贵宝宝,我们惊叹不已。”
当琳达收到林赛发来的婴儿照片时,瞬间被震撼:“我第一眼就注意到,他很像我女儿婴儿时期的样子,毫无疑问,他们是亲姐弟。”
这种奇特的家庭关系,构成了现代医学创造的“时空错位”——新生男婴的生物学姐姐已经30岁,生物学母亲更是年届62岁高龄。而他的出生证明上的父母,在他胚胎形成时,还只是懵懂孩童。
“家人朋友都觉得这像科幻电影的情节。”林赛说。而对琳达而言,看到这个孩子诞生是“梦想成真”——她31年前冷冻的“三个小希望”,终于有一个获得了真正的生命。
穿越时空:已有多名“时光宝贝”诞生
这名“一出生就31岁”的男婴诞生不是个案。1992年,美国一对匿名夫妇通过体外受精(IVF)创造了多个胚胎,并将一部分捐赠给美国胚胎捐赠中心。当时,这些胚胎的命运尚不确定,但被赋予了最珍贵的礼物:时间。
胚胎被保存在盛满液氮、温度低至-196℃的特殊容器中,细胞代谢活动几乎完全暂停,进入一种“生命暂停”状态。2020年2月,尘封28年的时光被打破。胚胎学家使用精密技术,小心翼翼将其中一枚胚胎解冻复苏。
随后,医生将这枚胚胎移植到蒂娜·吉布森的子宫内,2020年10月26日,女儿莫莉顺利降生,身体指标健康。莫莉的亲姐姐艾玛则诞生于2017年,同样源于1992年那批被冷冻的胚胎捐赠。
在我国,类似生命奇迹也屡见报端。2016年6月,在上海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一颗“沉睡”了18年的胚胎被成功“唤醒”,移植入母亲子宫中后,顺利孕育出世,成为当时中国最“抗冻”的宝宝。当时这名女婴体重3300克,身体指标一切正常。
2017年,广东省中山医院也成功降生了一个冷冻18年的“冰宝宝”。
2016年3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一对来自广东罗定的夫妻,通过“唤醒”12年前冻存在医院的胚胎,成功怀孕。有意思的是,这个沉睡12年的“冰宝宝”,跟自己11岁的亲哥哥其实是“同龄”。
胚胎解冻存活率几乎能达到100%
“目前冷冻胚胎技术已比较成熟,没有太大的难度。”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帅领介绍,冷冻胚胎是试管婴儿技术的衍生技术,一般来说,在试管婴儿过程中,将1—2枚胚胎移植回母亲子宫后,多余胚胎就会被冷冻起来。
人体细胞内70%都是水分,当水从液态转为固态时会结晶,冰晶会刺坏细胞。怎样才能保证胚胎不被冻坏呢?
“冰晶的形成,是冷冻胚胎损伤的主要原因,因此胚胎冷冻技术,就是要减少冷冻过程中形成冰晶。”帅领介绍,目前冷冻胚胎技术主要分两种:程序化慢速冷冻和玻璃化冷冻。
程序化慢速冷冻,就是使用计算机控制,慢慢降低胚胎的温度,为了防止水分产生冰晶,会加入冷冻保护剂,使其渗透并填充胚胎,取代胚胎中的大部分水;玻璃化冷冻,就是让胚胎在高浓度冷冻保护剂中经过短暂处理,然后直接放到液氮中。
天津医大二院生殖医学科胚胎实验室主任杜湧瑞表示,2008年以来,全国的生殖医学中心基本上都是采用玻璃化冷冻方法。
经过漫长“冬眠”的胚胎要想最终“醒”过来,还需要复苏。复苏过程就是采用解冻试剂,通过调节渗透压,让水重新回到胚胎内,一般来说,1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解冻。目前胚胎解冻复苏存活率几乎能达到100%。
胚胎冷冻时间与新生儿健康无直接关联
不少人有疑问,胚胎冷冻期间,质量会不会变差?专家介绍,冷冻胚胎技术是将胚胎置于零下196℃的液氮中,在这样的环境下,胚胎里的细胞生命几乎是完全静止的,但并非中断。冷冻胚胎之所以要长时间保存,目的是为了在以后的治疗周期不再诱发排卵,仅通过移植复苏胚胎便能妊娠,既节约费用,又能在最大限度上利用胚胎。
从目前国际上发表的文献与一些生殖中心随访情况看,无论是冷冻还是新鲜胚胎移植后出生的宝宝,与正常自然受孕的宝宝并无明显差异,整体健康状况良好,其各项发育指标也未见明显异常。
也就是说,胚胎冷冻时间长短与存活率及新生儿健康风险无直接关联。只要解冻过程技术得当,无论冷冻3个月还是30年,胚胎发育潜力几乎无差异。
7月26日降生的世界“最老婴儿”。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