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上海站 陈秀颖
观点导读:
“发动机和燃机产业有望与欧美同行业企业同台竞技、并驾齐驱,甚至局部超越。”
“全球化存在不确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力量正在崛起并发挥重要作用。”
“从国际配套到国产核心——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助推国产技术体系发展。”
无锡航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510.SH)2025年首季财报显示营收1.74亿元,同比增长8.37%;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实现归母净利润3,652.88万元,同比增长15.43%,以业绩低调回应了行业发展更广阔的前景。截至7月24日,航亚科技总市值58.70亿。
在全球航空产业链加速重构的十字路口,在航亚科技董事长严奇眼中,中国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以下简称“两机”)产业正迎来一场“静水深流”的革命。
当国产大飞机C919/C929的引擎轰鸣声逼近天际,航亚科技这家新锐能否成为撬动行业的支点?
本次新浪财经独家对话航亚科技董事长严奇,从火热展会现场到冰冷数据背后,我们试图拆解中国两机产业的隐秘脉动。
第十二届GTF展厅里,航亚科技的展台被数百家同行包围。深蓝色的背景板上,“国际民用发动机零部件”与“国产大飞机动力系统核心部件”两行字并排而立,像极了这家企业的双重身份。
2025年一季报财报数据在这里有了新注解:1.74亿元营收里,来自国产大飞机动力系统的订单占比同比提升了12%,而轻型燃机零部件的营收增速更是超过了20%。
两机产业崛起:从欧美缝隙到中国自信
本次GTF展会期间,新浪财经独家对话无锡航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奇,以下为本次采访完整内容:
新浪财经:您刚从巴黎航展回来,对中国“两机”产业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有何看法?
严奇:这确实预示着以大飞机产业和燃机产业为代表的领域将迎来产业化大发展。
从巴黎航展的感受来看,中国“两机”产业未来在国际产业链中会成为新生力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发动机和燃机产业有望与欧美同行业企业同台竞技、并驾齐驱,甚至在某些局部领域实现超越。
近十到十五年,中国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这类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综合能力大幅提升,而欧美部分地区出现人才、产能跟不上,技术停滞的情况,这让我们对中国“两机”产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预计未来20年,随着国产大飞机C919、C929配载发动机研制成功并取得适航,燃气轮机在算力、移动能源、海油等场景的广泛应用,行业将迎来良好发展期。
新浪财经:能否再展开讲讲中国“两机”产业在全球市场的情况?
严奇:当前全球化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力量正在崛起并发挥重要作用。国内产业发展需要国际先进技术供应商和资本共同参与,推动中国“两机”产业发展;同时,更多中国企业通过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能加固在国产发动机、大飞机产业和燃机产业中的体系能力、人才队伍及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尽管有不确定性,但合作共赢才能提升“两机”产业地位、推动更好发展。
新浪财经:从国际配套到国产核心,航亚科技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路径?
严奇:航亚科技成立时间不长,以国际民用发动机零部件、国产大飞机动力系统及轻型燃机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产业化为己任,从国际市场逐步深度参与国产商用发动机的研制和未来产业化。
在“两机”产业战略推动下,有一大批像航亚科技这样的航空领域企业进入燃机领域,传统燃机领域企业也进入航空领域,推动国家“两机”战略实现蓬勃、融合发展。
航亚科技:在“慢”与“快”之间找平衡
航亚科技的车间里,有两条并行的生产线:一条给国际客户做零部件,节奏稳定,利润薄但订单持续;另一条给国产项目做研发件,迭代快,投入大但前景明确。
阳光透过玻璃幕墙,照在展台上的零部件上,折射出的光斑里,既有58.7亿市值的当下,也有中国两机产业跨越山海的未来。
展望2026年,下一届GTF大会将于上海再次开启,我们也将期待后续两机产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