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婴儿见到某些人会突然大哭?妈妈别迷信,这些科学原因要知晓

有时候小宝宝被家人抱着正开心呢,突然见到某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宝宝会突然大哭起来,怎么哄都哄不好

为啥宝宝会这样呢?老一辈的人可能会有迷信的说法,但妈妈们千万不要信!

前几天傍晚的时候,张奶奶抱着6个月大的孙子在小区里玩,小宝宝被奶奶逗得嘎嘎笑呢,周围的人都夸这娃很可爱、性格阳光呢。

但这时李爷爷下楼了,凑近也逗了逗小宝宝,没想到这小家伙却突然大哭起来。

张奶奶立刻皱着眉说:“老李,你离我家孙子远一点!瞧你一身老气,吓着他了!”

旁人的阿姨也跟着附和:“说不定老李身上带了啥不干净的东西,宝宝看见了才哭呢!”

还有说得更过分的,一个矮个子阿姨小声地说:“老李不会快要死了吧?”

我在旁边听着,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婴儿见某些人突然大哭,总有人往“灵异”“八字不合”上扯,更有家长信以为真,要么让老人烧香“去晦气”,要么干脆隔绝老人与孩子。

这样的做法,都是大错特错!

孩子看到的东西跟大人不一样

孩子确实能看见大人看不见的东西,但绝不是“脏东西”

4个月前的宝宝,视网膜的视锥细胞还没长全,世界在他们眼里像开了复古胶片滤镜高对比、低解析度

一张布满皱纹、胡子拉碴、戴老花镜、穿深色衣服的老人的脸,落在他们眼里就是一张被AI扭曲过的、边缘锐化到恐怖的脸很吓人的

这是孩子视觉发育阶段的正常现象,而非“阴阳眼”,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视力发育好了,画面就没有恐怖滤镜了,孩子自然就不会害怕地哭了。

婴儿哭是在保护自己

婴儿不会说话,又不能行动自如,脑袋更是不能如大人一般思考,遇到不舒服的时候,只能通过哭来表达。

他们如果看到某些人长得有点“吓人”“陌生”,或者听到一些异常可怕的声音,都会感到不安全,只能用哭来提醒父母带自己远离“危险”,这是一种保护机制

比如对于小宝宝来说,3个月后,他们慢慢能记住妈妈、爸爸、经常照顾者的气味、样貌、声音,而陌生的老人(脸上的皱纹和沧桑的声音,或者身上的药味),会让孩子感到不适,只能大哭。

这不是宝宝“见脏东西”,而是本能反应,毕竟人面对危险和可怕事物,会本能地想要逃走嘛。

当然也不是小宝宝天生讨厌老年人,而是他们的感知跟大人不一样,我们得想办法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才能解决问题。

咱们父母作为新时代的人,遇到宝宝见到某些人哭,千万别信是“犯冲”“看见脏东西”之类的话,要跟老人解释孩子只是认生了,或者视力发育还没完全导致的,不能让老人成为“被嫌弃”的罪人

如果是“某些人”是邻居、朋友,或者陌生人,咱们就让小宝宝先少跟他们接触,等宝宝长大点再说。

如果“某些人”是家里的奶奶、姥姥,未来需要照顾宝宝的,那么就需要“脱敏”了,让宝宝觉得老人是安全可靠才行。

比如,每次见面前,让宝宝先熟悉老人的照片、声音,或者提醒老人穿浅色的衣服,这样能减少哭闹的几率。

如果宝宝一见面还是特别抗拒,就让老人离远一点,给宝宝递玩具、微笑挥手,给孩子适应的时间,慢慢地宝宝会接受老人的。

婴儿的世界其实很简单:熟悉即安全,舒服即喜欢

我们要在宝宝在安全的氛围下,慢慢地接受家里老人、陌生人,这样的节奏就很好,相信宝宝总有适应的一天。

发布于:广东

上一篇:小草莓获赠新玩具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