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市成功,它标志着成都将诞生第4家无人机整机制造的上市公司。
在9轮中声势最大的是B轮和C+轮。2021年6月的B轮融资,有四川产业基金、四川发展、华控基金、国投创益等26家机构联手投资了数十亿人民币。当时“低空经济”一词尚未诞生,投资工业无人机也不算热门赛道,但这笔交易依然创造了行业内最大的一笔融资。另一个是2023年7月的C+轮融资。安徽国元基金、广发信德、金雨茂物等13家机构联手投资了超10亿元。这一轮融资过后,腾盾科创的估值也超过了122亿。今年6月,腾盾科技又完成了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赣州发展集团、瑞相资本、华控基金和梵天股权。虽然融资金额和投后估值都未披露,但即使按照122亿计算,腾盾科创也大约排在国内低空经济独角兽第三名。前两名分别是840亿的大疆和140亿的航天飞鸿(这两家企业的估值均参照胡润发布的2025年独角兽榜单)。成都汇聚超500家低空经济企业腾盾科创如果上市成功,标志着成都将诞生第4家无人机整机制造的上市公司。在此之前,纵横股份、中无人机、立航科技三家公司已经成功上市。2010年,纵横股份在成都高新区成立,专注于无人机非公和导航系统的研发。2015年这家公司率先量产垂直起降固定翼工业无人机。纵横股份的创办,是一个显著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成都企业切入工业无人机领域,也意味着成都自三线建设开始,在航空军工等领域的产业积累,在民用领域逐步释放。后来成都的无人机产业和低空经济遍地开花了。比如,与腾盾同期成立的沃飞长空也是代表企业之一。沃飞长空前身是傲势科技,由郭亮创立。毕业于南航的郭亮,也曾在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工作。2020年,傲势科技被吉利收购。随后傲势科技与吉利旗下的太力合并,成为现在的沃飞长空。2023年,沃飞长空开放外部融资,3年时间已经完成5轮融资。成都科创投、策源资本、成都高投等成都国资都是重要投资人;市场化机构则包括中科创星、元禾原点、华控基金等。在今年5月的C轮融资中,博源资本、磐霖资本、吉利科技集团等机构又持续加仓。在C融资的同时,沃飞长空正式公布已获得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西南地区管理局颁发的CCAR-135 部运行合格证,标志着其成为国内首家具备了可长期开展短途空中游览飞行,以及1至9座航空器不定期载客飞行资质的eVTOL主机厂。随着后续商业化的落地,沃飞长空启动上市的消息应该也不会太远了。当然成都不止无人机制造商。据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成都拥有14家低空经济相关产业链的上市公司。这其中就包括航空发动机研发商爱乐达、航空维修海特高新等等。而在非上市公司中,已经获得融资的产业链公司就多达76家。另据“成都都市圈投资指南”披露,这里已经聚集了超500家低空经济企业。当然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钱的推动。不论是腾盾科创还是沃飞长空,背后的聚集着大量成都资本。既有成都科创投、策源资本等国资,也有博源资本、磐霖资本等市场化机构。去年7月,成都科创投就与成都濛江投资集团在成都彭州市,签约组建了成都低空经济产业基金,目标总规模30亿人民币。管理机构为成都科创投旗下子公司成都技转。主要围绕低空制造、低空保障、低空飞行等关键环节进行投资。再此之前,成都科创投管理了青羊区首支母基金“成都数智产业基金”。其重点投资方向就是航空航天产业。一个关于成都的热知识是,著名的成飞公司就位于青羊。最近两年,青羊区一直在打造航空产业,落地了不少航空航天科创中心。另外,市场化LP也在加码这一领域。航空发动机研发商爱乐达就与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机构一起,设立成都交子爱航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爱乐达成立于2004年3月,2017年8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主要从事军用飞机和民用客机零部件、航天大型结构件的精密制造。虽说它发起设立的这支基金总规模不大,只有1.5亿。但是“上市公司+成都国资”的组合,既增加了成都地区市场化资金来源,也对产业链聚集也将起到助推作用。到目前,成都官方披露的数据是,已经设立了成都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四川发展空天高端装备基金等8支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目标规模超过百亿。根据《成都市低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将在三年内培育100家低空经济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这无疑意味着更多资本将涌入成都相关产业链公司,低空经济的商业化进程也将提速。参考资料:1. 时代周报,大型无人机企业腾盾科创开启上市辅导!股东高达99名,估值超百亿.2. 腾盾科创官方网站.3. 四川日报,记聂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