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开始发出疑问:在具身智能持续“吸金”情况下,智元机器人的路径是否其他项目复制;资本运作带来的巨大收益想象空间,是否会挤压单纯打磨技术和产品的项目的生存空间。
演进中的具身智能,又出现新风向。近期,智元机器人“反向收购”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控股权的重磅消息,叠加它石智能、星海图、小雨智造、跨维智能等系列初创项目的融资动态,让具身智能的热点又从技术突破、落地应用回到资本动作上。具身智能持续走入资本快车道。创投日报记者在近期采访中获悉,除上述已披露的融资事件外,还有多个项目也处在密集谈判、陆续交割的阶段。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当资金涌入快于技术和商业兑现,具身智能这条尚未成熟的赛道,是否将被资本的节奏重塑,行业规则与发展路径随之发生转向。估值超车,资本路径率先被重写?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看控股权,无疑是具身智能行业发展路径出现转向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尽管智元方面在交易公布后连番否认“借壳上市”的意图,但一家公司成立仅两年就发起对上市公司控股权的收购,这本身就已足够让市场震荡。这一“反向收购”的罕见操作背后,或是当前AI与机器人创业项目在资本结构上的深刻变化。AI投资人王捷对创投日报记者表示,此前,大多数初创公司手持的现金不太可能足够收购上市公司控股权,但进入AI 2.0时代这种情况正在改变。“2022年底大模型出现以来,AI和机器人赛道的初创公司发展速度远超以往,在还没达到科技公司从成立到IPO通常所需的4到6年周期时,它们的估值就已远远超过多数上市公司。如此高的估值加上大额融资到账,让一些初创公司具备了收购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的资本实力。”王捷以美国的头部AI企业进一步举例:AI基座模型公司Anthropic于2021年成立,目前估值615亿美元;AI搜索公司Perplexity在2022年成立,目前估值140亿美元,这些成立仅三四年的初创公司估值已超过大量美股上市公司。“所以对比来看,智元的路径不难理解。从科技行业时间轴纵向看,现阶段,我们确实进入了一个‘非线性加速发展’时期。”智元机器人是这个“加速周期”的典型代表。这家成立于2023年2月的公司,截至目前已完成10轮融资,集结了腾讯、京东、红杉中国、高瓴创投、中科创星、蓝驰创投、比亚迪、上汽投资、上海临港新片区基金等一系列资方。但公司并未对外公布其累计融资规模,仅其中的A3轮融资被媒体披露称超过规模6亿元。对应地,智元的估值也在不断攀升,它在成立后仅几个月就达到了10亿美元。火速跻身独角兽序列,截至目前公司的估值更是已经高达150亿元。事实上,在此番做出收购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之前,资金实力雄厚的智元机器人,就走出了一条和同行项目不太一样的发展路径。除了做技术方面的研发,持续推出和迭代机器人产品,智元机器人还进行了多起对外股权投资,被投项目包括安努智能、灵猴机器人、数字华夏、灵初智能、千觉机器人以及富兴电机等,涵盖机器人产业链多个细分环节。此外,智元机器人还作为LP和高瓴展开合作,设立股权投资基金上海瓴智新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这只基金规模不算大,工商信息显示出资额为1000万元,智元机器人认缴出资其中的50%。与上市公司组建合资公司展开紧密合作,是智元机器人的另一个特点。创投日报记者查阅工商信息注意到,目前,智元机器人与卧龙电驱、领益智造、东阳光、软通动力、大丰实业等上市公司分别成立了合资公司。其中不乏上市公司还承诺了“配合订单采购”的实际交易动作。这一系列组合打法,被不少业内人士解读为“围绕资本与产业链关系展开的纵向整合”。有资深一级市场投资人士对创投日报记者表示,类似的布局方式在融资量大的明星创业公司中并不少见,智谱包括更早前的商汤,都有过类似的做法。“本质上是新兴公司打造生态链的一种方式,通过战略投资和股权绑定,构建一个围绕自身业务的半封闭生态,提前构造上市公司该有的资源图谱。”上述投资人士称。另有具身智能行业内人士则表示,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战略,“当你融资拿得越多,就越需要能讲通的‘资本故事’。在业务尚处早期、落地未成规模的阶段,如果靠产品增长还兑现不了估值,就需要配合资本层面的整合动作去对齐投资人期待。”对于上纬新材的控股权收购,智元机器人在否认“借壳上市”的同时,表示是为未来注入更多优质资产,赋能上市公司内部孵化。另有消息称,智元机器人计划冲刺港股上市,但随后公司对此也做出了否认。有熟悉交易结构的业内人士创投日报记者分析,对上纬新材的收购完成后,智元机器人就获得了一个已上市平台,“在资本的语境中,后续是否注入主营业务并不是最关键的,最重要的是通过控股上市公司,获得一个新的再融资与股权退出通道。”至此,智元机器人此次收购,已不再只是一个项目的个体性资本动作,而被解读为一级市场明星项目发展路径重写的信号:从“募资—技术—落地”,转向“募资—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在一个想象空间巨大、但技术与商业仍处早期的赛道里,这种路径重构的象征意义远大于交易本身。融资竞速下,资本运作成核心能力?在智元机器人走出资本布局“next level”的同时,具身智能的融资热度仍在不断推高。同一周,它石智能、星海图、小雨智造、跨维智能等相继完成新一轮融资交割。其中,今年2月才刚刚成立的它石智能,两轮融资都刷新了具身智能领域的天使轮融资记录,累计融资额已经超过了17亿元。2023年9月成立的星海图,官宣完成的A4及A5轮融资累计规模也超过了7亿元。创投日报记者还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星海图目前正在以10亿美元的估值继续接触新投资人。创投日报记者结合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截至目前,具身智能领域已发生投融资事件共计108起,公开融资规模超过271亿元。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都超过了去年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