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天财经
2025年7月1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主要议题除了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之外,首次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议旗帜鲜明的指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发展海洋经济。要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发展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这释放出清晰的政策导向,「明确资本市场支持海洋战略科技企业」。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为海洋科技企业指明了「技术攻坚+资本赋能」的双轮驱动路径。
那么,海洋战略科技企业可能是下一阶段资本市场的上市热点,全市场都在热议——海洋战略科技企业,会有谁?TELL ME WHO?
说到这儿,不禁要自豪一下本专栏的洞察力和预见性,上周二我们刚刚深入探讨了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的问题,点明了海洋经济的核心装备就是无人艇,并进一步分析了目前海洋无人产业的一些掣肘和痛点,比如国内无人艇龙头企业的生存现状并不十分理想,一是资本助力不足,美国无人艇企业Saronic一轮的融资额超过了国内对无人艇产业的总投资额;二是硬件和服务收费偏低;三是场景受限、应用稍显迟缓。
目前来看,本周中央最高层决策会议就恰当其时、对症下药地扫除了这些政策障碍,将促使企业和产业喷涌出创新活力和应用魄力,为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打开闸门。普通百姓的微小呼声能与国家宏大战略同频共振,从上到下的共识正在形成,令人激动。
基于《三战危局》文章的分析,从俄乌实战来看,无人设备让过去的大吨位、集中式垂发体系丧失优势,同时,要打破欧美国家正在构建的无人艇包围圈,无人艇就走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因此,最高层提出要支持的海洋战略科技企业肩负着发展海洋经济的历史重任,关乎着中国国运。
寻找其中的关键卡位者,国内的海洋科技领军企业云洲智能是绕不开的一家,从核心技术看,在智能控制技术、集群控制技术和控制硬件设计技术上云洲智能处于国际领先,而在系统总体集成设计技术、通信增强技术和自主布放回收技术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从实现全自主航行和集群博弈等关键技术指标来看,与美国处于同一梯队,这是值得庆幸之处。
从产品来看,其新一代无人艇,已经出现了能适应6级海况,最高航速50节,且超10000公里续航的怪兽级产品,技术指标全球领先。不久前,更是下水了全球首艘高速可潜无人艇「蓝鲸号」,这种由无人艇与潜航器结合而成的跨界质新物种,水上航速36节,水下可潜30天,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品类,为国家储备着新的海战秘密武器。
海洋经济中所迫切需要的,相信也是国家资本市场未来重点支持的,应当是一批这种质地的海洋战略科技企业标杆。
联想到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年3月提出,「用好‘绿色通道’、未盈利企业上市制度」,并「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精准支持优质科技企业融资」。实操层面的口径已经放宽,中国有望涌现一批类似云洲智能这样的海洋战略科技股公司。
从海洋产业分类来看,目前吃资源的赛道通常都是成熟期巨头占住,普通人的机会不多,唯有科技属性强的细分赛道,会从技术角度产生壁垒,进而出现成长期企业并产生巨大财富效应。细数其中的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处在长期被低估状态的企业,云洲智能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已经处在关键位置和上升拐点的企业。
无人艇的本质,就是具身智能,涉及了通讯、控制、动力、自主决策等多种交叉技术系统模块,每一门都非一日之功,因而决定了短时间内无法被赶超,也决定了其赛道头部选手作为投资标的的稀缺性。无人艇是一种水上机器人,也具备海洋经济和具身智能的双重红利。
最近人形机器人公司宇树科技对外公布称年营收突破了10亿元,并融到了C轮近7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投后估值约为100亿元,据悉也在为上市做准备,参考宇树科技和大疆当前的营收和估值,水上无人设备也应该在短期内涌现出百亿级选手,并在中期出现千亿级企业乃至长期跑出万亿级企业,这一切,在此前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今,随着最高层的一锤定音,东风也到了。
前一波低空经济已经开启,从资本市场和产业界来看,都有过一轮酝酿和催熟,现在势能轮动到了海洋经济,技术积累已经做好了准备,隐形巨头也已经就位。年轻人不必哀叹时代没有机会,在经济的结构化转型里,海洋经济为代表的新一轮造富齿轮已经转动。
2025年,中国海洋经济正迎来历史性转折点。据权威测算,深海科技产业规模将突破3.25万亿元,成为13万亿元海洋经济总盘中最具爆发力的「新增长极」,其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8%,远超传统产业增速……在这里,我似乎看到了未来,身为华夏人,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