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国防报
日本海上自卫队于4月下旬开启本年度“印太部署”行动,行动为期7个月,将持续至11月21日。此次行动的兵力构成、地域和指向较往年均有所调整,给地区安全局势带来新的变数。
兵力编成特点鲜明
日本“印太部署”行动始于2017年。今年,日本海上自卫队派出4支水面部队、1支航空部队和1支潜艇部队参与行动。总体而言,该系列年度行动呈现“规模不断扩大、持续时间逐步延长”之势。与往年特别是2024年相比,本次行动主要体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涵盖装备略显“低配”。本次行动由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伊势”号担任旗舰,共动用5艘水面舰艇,2024年共出动包括2艘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在内的6艘水面舰艇。今年出动的高波级驱逐舰“凉波”号和村雨级驱逐舰“曙”号,综合实力及舰龄均属中档,不及2024年出动的摩耶级“羽黑”号宙斯盾舰,以及村雨级中舰龄最小的“有明”号驱逐舰。与2024年相同的是,本次仍出动大隅级两栖登陆舰和最上级护卫舰各1艘。
二是部署时间基本持平。日本2024年的部署行动也持续7个月之久,多于2022年和2023年的4个月,远超2021年的98天。
三是途经区域更加拓展。日本海上自卫队预计将访问20余个国家,除美国外,还有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东帝汶,南亚的印度和斯里兰卡,西亚的阿曼,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及10余个岛国,涉及国家数量之多、地理范围之广,均为历年之最。
暗含多重战略考量
日本此次“印太部署”行动,依旧打着“为地区和平稳定作贡献”旗号,但其难掩背后真实目的,并与日本政府战略调整的总体动向特别是2024年8月底海上自卫队开启的“最大规模兵力重组”紧密相关。
一是协同体系加速形成,强化对美依附力度。此次出动的2艘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已分别被内定为海上自卫队拟组建的“水陆两栖和扫雷作战群”和3个“水面作战群”之一的旗舰,其远洋指挥能力与角色定位,并不亚于将出任另外2个“水面作战群”旗舰的2艘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伊势”号直升机驱逐舰本次远航,显然是为新的海上兵力编成与运用探索积累经验。在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统领下,包括大隅级两栖登陆舰在内的水陆两栖和扫雷作战力量,将在执行两栖作战和扫雷任务之余,视情“升格”为直升机航母编队。“水面作战群”主司反潜作战,并遂行制空、制海或夺岛任务。它们均可配合美军远洋行动,甚至填补美军航母编队在亚太地区的“空窗期”。
二是军事意图更为明显,多线并举拓展影响。日本此次行动沿袭往年惯例,将参加途经地区几乎所有的年度多国联合军演,同时参加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举行的防务展,并与先期远洋编队衔接。今年1月出发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印太和中东部署”任务编组,由浦贺级扫雷/布雷舰“丰后”号和淡路级扫雷舰“江田岛”号组成。其在5月初返抵日本吴港,途中曾相继停靠并访问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此外,与本次行动伴行的,还有日本2024年5月首次向海外派遣的“特别警备队”,此举被视为日本加强与太平洋岛国联系的一种方式。这些都体现出日本政府“军事外交化、常态存在化”的战略取向,显示出日本通过全方位深化与地区国家军事交流与协作、提升对地区安全议题参与度的意图。
三是军工路线渐趋明晰,展示装备促进出口。这突出表现在近年来出镜率较高的最上级护卫舰上。这款自2022年起陆续服役的军舰,是日本拟出口的重要军品,2023年至今从未缺席“印太部署”行动。作为铺垫,日本在2023年底的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上,再度修订“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和运用指针,进一步放宽武器出口。澳大利亚政府此前宣布,该国通用护卫舰项目已排除西班牙和韩国的竞标者,将从日本最上级改进型和德国Meko A-200两型护卫舰中作出选择。澳大利亚军购竞争白热化之际,最上级护卫舰“矢矧”号开启长时段远航,并在防务展会和联合演习等场合高调亮相,促销之意十分明显。日本舰艇一旦被选中,将助推其继续突破武器出口禁区,推动防务产业发展,乃至加快军事领域松绑。
负面效应复杂深远
此轮“印太部署”行动,是日本防务政策乃至安全战略演变的重要缩影和映射,将对地区安全形势和国际格局产生负面影响。
日本合作对象和伙伴更为多元。行动期间,日本海上自卫队拟参加的联合军演多由美国主导或充当重要参与方,呈现浓厚的“美日+”色彩。如“肩并肩”是美国和菲律宾年度联合军演,“护身军刀”是美国和澳大利亚共同主办的大规模演习,“超级神鹰之盾”演习由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同主导,“太平洋先锋”是美海军与伙伴国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举行的演习,“马拉巴尔”是美日澳印4国年度海上联演,“太平洋伙伴关系”则是美海军主办的年度多边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演习。日本在以美日同盟为国家安保基轴的同时,正加速“附美、拉印、趋澳”,并愈发趋向拉拢尽可能多的国家共同推进“印太战略”,以借机借力塑造地区安全秩序。
日本海外行动“泛安全化”意味不断加深。日本试图通过此次海外部署,强化自身军事能力和美日同盟关系,乃至对外军事援助和交流,并将其包装成所谓“地区安全贡献”,进而“暗度陈仓”、为发展远超“专守防卫”的军事实力造势铺路。在美国默许纵容乃至推波助澜下,日澳、日印“印太战略”合作正从务虚走向实操和机制化。日本正在与更多印太国家开展包括提供硬件、共享情报、人员往来等安全合作,成为域外美盟国家对接“印太战略”及在印太海域开展军事活动的锚点。这些外溢效应影响广泛,将损害地区国家间的互信与合作,危害地区乃至全球和平与安全。
(中国国防报 2025年5月19日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