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不见美财长 不到48小时特朗普变卦开取消关税条件

中方不见美财长,不到48小时,特朗普突然变卦,开出取消关税条件

G20财长会上,中方并未与美财长会面,不到48小时,特朗普突然变卦,开出了取消关税的条件。那么,中方不与美财长会面有何考量?特朗普又提出了怎样的条件?

当地时间4月24日,为期两天的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在华盛顿闭幕。中国派出了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财政部长蓝佛安等高级别代表团参会。本身,会议聚焦讨论全球经济走向,强调加强合作,但外界关注点不止于此。

此次中方的一个关键举动——对美国财长贝森特的“礼貌性忽视”——引发国际舆论发酵。会议召开前,美国财长贝森特曾高调宣称“期待与中国代表会面”,但中方以实际行动回应了美方的“空头支票”。据报道,中国财长与央行行长在华盛顿与南非、欧盟、日本等十余国及国际机构代表展开对话,却未安排与贝森特的会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财长讲话 资料图

有分析认为,这一姿态直指美方在贸易谈判中的核心问题——缺乏实际行动与诚意。在美国财长“被晾着”的同一时间,中方代表却频繁与其他多国财长会面,积极沟通、磋商全球经济议题。换句话说,中方没有拒绝沟通,而是“选择性沟通”,美国被排除在外,并非偶然,而是中方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下所作出的理性回应。

自4月初美国将对中国商品的“对等关税”从34%骤增至145%以来,中方已采取强硬反制措施,包括将关税同步上调、限制稀土出口、制裁多家美国实体等,而特朗普政府一边挥舞关税大棒,一边释放“愿大幅削减关税”的信号,显然只是“缓兵之计”。

同时,特朗普还不断打“虚空牌”。当地时间4月23日,特朗普宣称“中美谈判积极进行”,但中国外交部与商务部次日明确否认,称“目前未开展任何经贸谈判,美方说法纯属混淆视听”。这种“自说自话”的戏码暴露出美方的真实意图:通过制造“谈判进行中”的假象稳定金融市场信心,同时施压其他国家接受其关税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朗普讲话 资料图

对此,中方以“不接触”表明立场——若美方不彻底取消关税、停止极限施压、建立平等对话基础,一切所谓“谈判”仅是单方面表演。会议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的发言也点出了问题关键,他指出,美国近期不断滥施关税,不仅损害他国正当权益,也破坏了全球经济规则。这种单边主义行为引发市场波动,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潘功胜强调,中国始终支持多边主义,致力于推动更加开放、包容、均衡的全球贸易环境。

中方在这次会议上的表现是主动出击,一边批评美国贸易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一边积极拓展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空间,传递出明确信号:中国并未关起大门,而是主动迎客,用行动表明,中方不会屈服于美国的压力,更不会在无条件的情况下与美方展开谈判。

就在中方“冷处理”贝森特的48小时内,特朗普突然放出缓和信号。当地时间4月25日,他在赴罗马参加教宗葬礼途中突然改口,提出“取消关税”的前提条件——中方需向美国开放市场,允许美企“无障碍销售产品”。

究其根源,特朗普的“变卦”更多源于内外交困的现实压力。民调显示,美国民众对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满意度很低,仅有37%的受访者认可他的做法。尤其在控制通胀、提振消费方面,特朗普显得力不从心。

再加上美国12个州的联合诉讼,指责特朗普加税行为违法,甚至未经过国会批准,让他的贸易政策陷入法律和舆论的双重压力。这种背景下,特朗普突然释放“撤税”信号,是在为自己争取喘息空间,同时试图制造谈判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美博弈 资料图

只不过,细究下来,这一表态看似让步,实则暗藏玄机:所谓“开放”仍以美国利益为核心,且未提及取消既有关税的时间表与具体路径,因此,我们不需要对其抱有太大期望。事实上,中方的条件早已摆出:美方应取消所有对华加征的关税,放弃“极限施压”策略,停止利用威胁手段制造谈判筹码,建立一个平等、尊重、互惠的对话基础。

这些条件是中国当前的底线,也是重新恢复双边沟通的前提,如果做不到,那么无论是贝森特也好,特朗普也罢,其表态都没有实质意义。毕竟,见面需要诚意,不是靠嘴上说说,更不是在社交媒体上发几条推文就可以解决的。特朗普必须拿出实际行动,满足中方的基本要求,才有可能重新建立信任和沟通渠道。

事实上,国际社会也看得很清楚,此次G20会议闭幕后,多国代表表达了对美方贸易政策的担忧。南非财长戈东瓜纳表示,“否定保护主义、支持多边贸易体系已经成为广泛共识”。会议最终未能发表联合声明,本身也说明了内部意见的分歧,尤其在美国的贸易政策问题上,各国越来越难以达成一致。

过去几年,全球贸易环境已经被政治因素严重干扰,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原本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但美国频繁加税、制裁、设限,破坏了这一合作的根基。而如今,特朗普突然开出“取消对华关税”的条件,说白了不是为了全球经济,而是出于自身政治需要。

只不过,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不会因特朗普一时“转性”就轻易化解,想重新开启谈判,美国必须拿出诚意,摒弃单边做法,真正回到平等与合作的轨道上,否则,哪怕再多次释放缓和信号,中方都不会随之起舞。这场博弈远未结束,但有一点可以确认:中国不会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轻易让步,更不会被迫签下不平等的协议——不见面、不回应,就已是最明确的答复。

上一篇:天外原校长修刚飞机上突发疾病后去世 学生发声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