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走失人口白皮书》(2020)中提到,节假日的孩子走失报案量,是平时的2倍以上。
尤其是春节、五一、国庆这种长假的景区、车站和机场,更是高发。
今天老鱼就给大家分享一份防范指南,让大家在五一假期出游的时候,玩得更安心。
在出行之前,我们就要给孩子进行“信息武装”,比如在孩子的衣服内侧,缝上父母的联系方式,给孩子带上防水的联系卡,并且教会孩子背诵爸爸妈妈的手机号。这样万一孩子真的走丢了,也能够请其他人帮忙快速联系上家长。
然后,我们可以上点科技。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给他们准备一个电话手表,方便通讯和定位。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可以给他们准备一个定位跟踪器和蓝牙防丢器,缝在他们的鞋子里面,这样只要孩子离开我们不到10米,手机就会报警。
而更关键的是,在家里面就做好“安全演习”。我们可以教会孩子,找不到爸爸妈妈的时候千万别乱走,更不要随便跟别人走,就留在原地等待爸爸妈妈。同时,要让孩子学会识别,哪些是穿工作人员,让孩子迷路的时候就找他们。
如果孩子能够在走失的时候和我们取得联系,要让他们提供附近有特色的固定地标,比如有个餐厅、有个景点等等。
提前做好防丢失教育之后,在景区还是有5个高风险的场景,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
- 第一个场景是排队检票和入场的时候,尽可能让孩子站在你面前,双手扶住他的肩膀。如果孩子有点无聊,想要自己走开,你可以和他玩一个“影子游戏”,让他当你的小影子,一直贴在你的身边。
- 第二个场景是在上厕所的时候。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可以选择家庭卫生间。同性的家人,可以考虑进入同一个格子。如果孩子独自进入一个格子,尽量让她别把门锁紧,你就在外面等他。如果她在外面等候,就让她一直唱歌,确保你能听到他还在那里。
- 第三个场景是拍照的时候。一定要先确认环境安全了再拿起手机或者相机。如果有一个人拍照,另一个人一定要继续牵着孩子,不要都离开。如果这个时候人特别多,我们宁愿少拍一点,也不要被人流给冲散了。
- 第四个场景是吃饭和购物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特别容易因为好奇而乱跑,我们可以让孩子负责推购物车或者拿一个什么东西,临时占用他们的双手。在排队买单的时候,可以让他们算算今天买了几样东西,算算一共多少钱,把他们的注意力收回到眼前的事物上面。
- 第五个场景是乘坐交通工具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孩子保管一样就算丢了也不会有什么的问题的东西,比如水壶、零食什么的,增加他们在这个事情上面的参与感。这样就不会那么容易被其它事务所吸引了。
如果我们真的很不幸和孩子走失了,一定要把握最开始的“黄金30分钟”。
首先,我们要立刻启动应急方案,拨打孩子的电话,哪怕是静音模式也要打,因为一个一直在亮屏的手机也是能引起人关注的。如果联系不上孩子,就要赶紧启动我们的定位设备,以及联系景区广播,提供孩子当天的全身照,让他们帮忙通过广播寻人。
在找孩子的时候,要留一个人在最后见到孩子的地方,另一个人沿着一路走来的路线逆向寻找,如果还有其它人手,最好就去出口守着。
如果我们想要报警,是不需要等待24小时的。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提供孩子准确的身高、体重,有哪些体貌特征或者行为习惯,指出他们最有可能去的区域,最容易被吸引的场所等等的信息。
预防孩子走失教育的核心,不是一味地限制他们的自由,而是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希望这个五一,大家都能玩得开开心心、平平安安。
如果以上内容帮助到你,可以点赞、评论、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我是老鱼,关注我,带你科学养娃。
发布于: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