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31日讯 17岁男孩小光,在高一暑假开始出现厌学情绪,拒绝返校,多次编造各种理由逃避上学。他休学半年,在家沉迷于网络,刷视频、玩游戏,作息黑白颠倒。
配图与本文无关
对此,纽扣家庭教育集团家庭教育指导师周老师进行了以下分析和指导:
小光的心理问题主要源于父母的过度包办和控制,以及母亲的高期望和低能量状态。母亲因为自己的学历不高,吃过生活的苦,因此对孩子寄予了极高的期望,试图通过过度保护和控制来确保孩子不走自己的老路。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孩子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自主性,内心能量薄弱,最终表现为厌学、叛逆和沉迷游戏。
周老师建议家长学会做“赋能型父母”,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孩子补充内心能量:首先,调整自己的状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其次,多赞美孩子,运用“341肯定法”(肯定情绪、肯定动机、肯定做得好的地方、肯定可改善的地方),赋予孩子内心力量;最后,停止包办,学会选择性放手,把自主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学会安排自己的事情,培养责任心和自主能力。
孩子的问题往往与父母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通过成为“赋能型父母”,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补充内心能量,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孩子才能真正成长,找到自己的方向。
(本文系真实案例,文中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闪电新闻记者 安坤 报道
发布于: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