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一场广州酒店圈朴实无华的商战。
▲
栏目 | 文旅商业故事
领域 | 酒店业
01
清明节前,连续收到第二个携程0.5分点评后,广州江南西华美达安可酒店总经理潘俊羽渐渐有些坐不住了。
一开始,潘俊羽号召酒店团队一起反思运营中的失误与客人指出的问题,再后来他心里萌生出一个想法,且逐渐生根发芽:这会不会是竞争对手来故意抹黑我们的?
广州江南西华美达安可酒店收到的差评(满分5分)
他的理由有三:
一是酒店明明没有开早餐,不仅网站上有告示,客人自己订单也是不含早餐的,但在评论中反复强调我们酒店早餐问题,对酒店情况也很熟悉,这就感觉很蹊跷。
二是酒店新近装修过,作为一个新接手的管理团队,酒店会给每一个客人做预先抵达前的电话询问,携程渠道客人入住后还会送欢迎水果,但这两个客人不仅入住期间没有表示任何不满,退房第二天后却迅速留下极端差评。
三是酒店在新管理团队接手后,哪怕有差评,都是有褒有贬、比较客观的中差评,从未见过这么极端的0.5分小作文。
为了证实自己内心猜测,潘俊羽将计就计,安排前台员工打了一通“钓鱼电话”。
当前台员工按照“客人”林某预留电话打回去,询问“您这边是酒店吗?想订个房间!”电话那边的林某立刻豪爽地表示,“对,你找漫豪思酒店?”前台员工再次确认“漫豪思酒店对吗?”,对方依然称“是”,随后旁边人又急忙否认“不是”后迅速挂掉。
另一个“客人”彭某,不但在电话里对“订房”一事大包大揽,还在加微信后反问一句是“希诺太古汇店吗?”
对方自报家门后,潘俊羽立刻想到距离自己酒店最近的隐舍酒店(广州江南西昌岗地铁站店)正是漫豪思集团旗下高端系列酒店,后经同行披露,又确认彭某是希诺前员工。
潘俊羽找到漫豪思区域一位老总,对方见他拿出证据,瞬间放弃抵抗,连连表示愿意让林某帮助他申诉差评,且表示“员工个人行为,给你造成困扰了,不好意思。”
希诺一位高管知悉此事之后,则把潘俊羽和彭某拉入一个群聊,表示“是别人借他身份证去搞的,他也不知道,不好意思了,你们自己对接,看怎么处理这个点评,也不是他写的。”
潘俊羽有监控录像,也明知道入住本人就是彭某,但他没有选择继续纠缠,而是让彭某先配合他一起申诉差评。
拨开层层迷雾后,见效最快的商战竟然真的采用了最朴实无华的方式,潘俊羽猜对了。
02
同为中高端酒店,为什么同行会要通过“花钱住酒店写差评”的方式来砸自己饭碗?
起初,潘俊羽百思不得其解,他和旅界回忆称自己接手广州江南西华美达安可酒店后,曾做过一番实地调研,旁边的隐舍酒店(广州江南西昌岗地铁站店)当然会位在其列。
在潘俊羽初始印象中,隐舍是一家设计师高逼格酒店,携程评分、价格都是做的比较好的,他还号召团队学习隐舍,应该如何在工作中精进酒店产品和服务,所以不仅素未谋面,且毫无过节。
同时,潘俊羽认为自己服务的是一家商务酒店,与隐舍客源并不完全相同,虽然无法获悉林某是否就来自隐舍以及彭某如何卷入此事,但至少他确认了这些“职业差评人”背后一定是隐舍所在的漫豪思酒店集团。
由此,林某等人出此狠招且被“当场捉奸”后,令他大开眼界,连称“不可思议,怎么也想不通。”
事实上,恶意差评对一家酒店的影响之大,业内人士心知肚明。
众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更看重负面信息而非正面信息,无论是挑选商品还是订酒店,都是如此,平台也对此类恶评开始严管。
去年12月,美团成立“恶意差评治理专项组”,向恶意差评“挥刀”。另一边,淘宝更新的《淘宝网评价规范》已于去年12月16日正式生效,多平台整治差评体系,意味着商家营商环境迎来改善。
而在酒店领域,携程是国内中高端酒店流量源头,两条0.5分差评对广州江南西华美达安可酒店的影响是从4.3分直降到4.2分,这显然对潘俊羽和酒店运营团队的努力是一种无形打击。
那么,酒店“差评团伙”又仅仅是为了打击竞对吗?
差评事件发生后,点醒潘俊羽的是他与漫豪思区域老总的一顿饭局。
饭局上,在漫豪思区域总欲言又止的谈吐中,潘俊羽终于醒悟“职业差评人”就是因为嫉妒,嫉妒源头则是他们酒店新装修后,一度携程点评分颇高,所以才有人来搞事。
但林某、彭某这些“差评团伙”到底是谁派来的,潘俊羽称对方始终不肯向他透露,大概意思就是咱们都是圈里的人,这事能不能就这么算了?
事后,在和旅界交流中,潘俊羽反复强调并不想牵连漫豪思这位区域总,但他认为“住一晚我们酒店怎么也得三四百元,这个费用不可能是员工或者职业经理人掏的,主要想挖出他们背后的老板。”
两个0.5分恶意差评背后,这场幕后看不见的刀光剑影仍然在继续。
03
短剧里的商战,豪门大佬谍影重重,现实中的商战,朴实无华见血封喉。
一方有难,八方为难,真实的商战往往在OTA评论区里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点评分上吃了暗亏后,虽然有彭某和林某一起协助申诉,但截至旅界发稿,这两条恶意差评仍然没有得到处理。
潘俊羽直言既然已经确认有幕后黑手,那就不会这么善罢甘休,无论是通过法律渠道还是媒体曝光,都会努力追究对方责任,他的诉求则是希望“差评”背后的指使人能出来公开道歉。
客观说,从博主碰瓷到竞对下黑手,客人“恶意差评”这些年屡见不鲜,一直是困扰中国酒店行业的顽疾之一。
去年年底,我与一家欧洲知名小型奢华酒店集团市场负责人吃饭,和对方讲了国内酒店行业在“恶意差评”上的一些骚操作。
这位朋友听了直摇头,坦言如果发生在欧洲,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很大可能会因此而被监禁,并支付巨额赔偿,而这样的判决先例,很多年前就有了,对非法差评团伙是一种有力震慑。
2018年,tripadvisor一名虚假点评者被判入狱服刑
而在国内“恶意差评”大多属于民事纠纷范畴,一些酒店为了息事宁人,难免忍气吞声,少有潘俊羽一路追杀直捣黄龙的勇气与谋略。
事后追忆,潘俊羽也在庆幸对方手法之拙劣,且对于己方团队的“回访”准备不足,才被迫露出马脚。
多日缠斗后,他苦笑称彭某的网名竟然还是热心市民,这可真是一个天大的讽刺。
本文经潘俊羽同意后,为实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