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LOF)财报解读:份额降19%,净资产减8.6%,净利润13.08亿,管理费1.11亿

2025年3月28日,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交银施罗德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LOF)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该基金份额总额下降19.05%,净资产合计减少8.60%,实现净利润13.08亿元,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1.11亿元。以下是对该基金年报的详细解读。

主要财务指标:净利润扭亏为盈,资产规模缩减

本期利润与资产净值变化显著

从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来看,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LOF)A类份额本期利润为13.02亿元,上年度为 -6.8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C类份额本期利润为537.89万元,上年度为 -822.25万元,同样实现由亏转盈。

基金期末净资产方面,A类份额从2023年末的96.91亿元降至2024年末的84.73亿元,减少12.18亿元;C类份额从2023年末的1.31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5.04亿元,增加3.73亿元。整体基金期末净资产从2023年末的98.23亿元降至2024年末的89.76亿元,减少8.47亿元,降幅达8.60%。

项目 2024年末(元) 2023年末(元) 变动情况
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LOF)A类份额本期利润 1,302,137,410.50 -682,249,764.96 扭亏为盈
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LOF)C类份额本期利润 5,378,877.92 -8,222,521.11 扭亏为盈
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LOF)A类份额期末净资产 8,472,593,734.11 9,691,454,960.65 减少12.18亿元
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LOF)C类份额期末净资产 503,627,037.34 131,398,236.45 增加3.73亿元
基金期末净资产合计 8,976,220,771.45 9,822,853,197.10 减少8.47亿元,降幅8.60%

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LOF)A类份额过去一年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3.63%,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3.27%,超出业绩比较基准0.36个百分点;C类份额过去一年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3.00%,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3.27%,低于业绩比较基准0.27个百分点。从长期来看,A类份额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份额净值增长率为4.96%,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31%,超出业绩比较基准2.65个百分点;C类份额自基金份额类别首次确认起至今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1.17%,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1.02%,超出业绩比较基准0.15个百分点。

份额类别 过去一年份额净值增长率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差值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份额净值增长率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差值
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LOF)A 13.63% 13.27% 0.36% 4.96% 2.31% 2.65%
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LOF)C 13.00% 13.27% -0.27% 11.17% 11.02% 0.15%

投资策略与业绩表现:市场波动中实现增长

投资策略紧跟市场变化

2024年,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美国经济有韧性,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波动,通胀情况也有所变化。在此背景下,作为跟踪基准指数的指数基金,该基金总体呈现波动上行态势。基金管理人表示,在AI科技股热潮、美联储降息等多重因素推动下,美股走势强劲,中概股基本面改善,国内政策利好,南向资金持续加仓港股市场,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基金的表现。

业绩表现受市场因素驱动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与市场环境密切相关。从净值增长率来看,尽管市场波动,但基金在过去一年仍取得了一定的正收益,这得益于其紧密跟踪标的指数的投资策略,以及市场中有利于中概互联网板块的因素,如互联网企业收入稳步提升、降本增效带来利润增长、AI和出海业务的增量等。

费用分析:管理费与托管费规模可观

管理费与托管费支出稳定

2024年,该基金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1.11亿元,较上年度的1.24亿元有所减少,减少了0.13亿元;托管费为2311.27万元,较上年度的2586.90万元减少275.63万元。

项目 2024年(元) 2023年(元) 变动情况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 110,940,963.96 124,171,427.98 减少0.13亿元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 23,112,700.80 25,869,047.47 减少275.63万元

销售服务费有所增长

2024年,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LOF)C类份额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销售服务费为11.54万元,上年度为3.45万元,增长了8.09万元。这可能与C类份额的销售情况及相关政策调整有关。

投资组合分析:权益投资占主导,行业分布集中

权益投资占比超九成

期末基金资产组合中,权益投资金额为82.51亿元,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为91.06%,其中普通股占59.44%,存托凭证占31.62%。这表明基金主要投资于权益类资产,以跟踪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

项目 金额(元) 占基金总资产比例(%)
权益投资 8,250,583,411.02 91.06
其中:普通股 5,385,744,658.28 59.44
存托凭证 2,864,838,752.74 31.62

行业集中于通讯和非必需消费品

期末按行业分类的权益投资组合显示,通讯行业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最高,为50.93%,其次是非必需消费品行业,占比25.38%。前两大行业占比合计达76.31%,行业分布较为集中。

行业类别 公允价值(元)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通讯 4,571,920,797.05 50.93
非必需消费品 2,278,172,485.07 25.38
必需消费品 378,846,520.67 4.22
金融 371,195,882.61 4.14
工业 332,962,318.17 3.71
房地产 317,485,407.45 3.54

前十大重仓股占比近五成

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所有权益投资明细显示,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点评等知名互联网企业,合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48.23%,持仓较为集中。

序号 公司名称(中文)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1 腾讯控股 10.01
2 阿里巴巴 8.56
3 美团点评 7.17
4 拼多多 6.35
5 携程集团 5.63
6 百度 3.85
7 满帮集团 3.71
8 网易 3.68
9 京东集团 3.63
10 贝壳集团 3.54
前十大重仓股合计 48.23

份额持有人结构与变动: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差异明显

持有人户数与结构

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为712,359户,其中A类份额持有人户数为705,690户,户均持有基金份额11,439.29份;C类份额持有人户数为6,669户,户均持有基金份额72,105.89份。从持有人结构来看,A类份额中个人投资者占比98.04%,C类份额中机构投资者占比82.52%。

份额级别 持有人户数(户) 户均持有的基金份额 机构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
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LOF)A 705,690 11,439.29 1.96% 98.04%
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LOF)C 6,669 72,105.89 82.52% 17.48%

份额变动情况

本报告期内,基金总申购份额为14.94亿份,总赎回份额为37.54亿份,净赎回份额为22.60亿份,导致基金份额总额从期初的106.34亿份降至期末的85.53亿份,减少19.05%。

项目 份额(份)
本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 10,633,694,124.47
本报告期基金总申购份额 1,494,456,431.85
本报告期基金总赎回份额 3,574,683,145.64
本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 8,553,467,410.68
份额变动幅度 -19.05%

风险与机会提示

风险提示

  1. 市场风险:基金主要投资于中概互联网相关权益资产,市场波动对基金净值影响较大。如全球经济形势、美联储货币政策、地缘政治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中概股市场波动,进而影响基金业绩。
  2. 行业集中风险:基金投资行业集中于通讯和非必需消费品等少数行业,若这些行业出现不利变化,如政策调整、行业竞争加剧等,基金净值可能受到较大冲击。
  3. 汇率风险:由于投资涉及境外资产,汇率波动可能对基金资产净值产生影响。如外币相对人民币升值或贬值5%,可能导致基金资产净值相应变动。

机会提示

  1. 行业发展前景:随着中国互联网企业在AI、出海等领域的持续发展,以及国内促进消费等政策的落地,互联网板块电商业务、本地生活业务、广告收入等有望受益,为基金业绩增长提供支撑。
  2. 市场流动性改善:尽管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节奏可能放缓,但整体市场流动性仍可能保持相对宽松,有利于中概互联网板块的估值提升。

总体来看,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LOF)在2024年经历了份额和资产规模的调整,但实现了净利润的扭亏为盈,业绩表现与市场环境和投资策略紧密相关。投资者在关注基金业绩的同时,需充分认识到相关风险,并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做出投资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