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孤注一掷"债转股":是绝境求生的权宜之计,还是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

3月25日,哪吒汽车宣布与国内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总计超20亿元的债转股协议,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头部企业参与其中。

这一消息被视为哪吒汽车化解债务危机、争取新融资的关键一步。但结合其惨淡的销量表现与深陷的经营困境,外界对这家新势力品牌的未来仍充满疑虑。

据公开数据显示,哪吒汽车2025年1月零售销量仅为110辆,2月虽环比增长243%至377辆,但与2024年中期单月数千辆的规模相比,差距悬殊。

具体到车型,其主力车型哪吒X 2月销量217辆,哪吒L 113辆,定位中高端的哪吒S仅售出45辆,全年累计销量仅60辆。这一数据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尤其是哪吒S的销量同比2024年同期下滑超90%。

销量暴跌的背后,是多重危机的叠加。

2025年1月复工后,哪吒原计划两个月生产4000辆,但实际零售销量仅487辆,资金链断裂导致生产停滞,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

从外观设计方面看,哪吒汽车风格激进,品牌名称争议较大,且主力车型价格区间与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直接竞争,缺乏差异化优势,品牌力与产品竞争力不足。

此外,多地4S店退网,配件供应不足,导致用户车辆故障后无法维修,售后体系崩塌,进一步削弱消费者信心。

为绝境求生,哪吒汽车孤注一掷,推出了“债转股”计划。

此次债转股协议的核心是“70%债权转股权+30%无息分期清偿”,通过将债务转化为股权,短期内可缓解约20亿元的直接偿债压力,同时引入泰国金融机构100亿泰铢(约21.5亿元)授信。

这一举措被解读为“以时间换空间”,为后续融资铺路。然而,其效果仍存隐忧。

首先是供应商信任危机。此前已有供应商因欠款问题上门讨债,债转股虽获头部企业支持,但中小供应商的长期合作意愿可能受挫。

其次,股权面临稀释风险。供应商转为股东后,可能对哪吒汽车的经营决策产生掣肘,尤其在成本控制与供应链管理上矛盾可能加剧。

第三,融资依赖症依然难解。哪吒汽车创始人方运舟曾提出2025年毛利率转正、2026年盈利的目标,但当前销量规模难以支撑这一愿景,仍需依赖外部资本续命。

哪吒汽车曾将希望寄托于“国际化”与“降本增效”两大战略。

海外市场拓展方面,依托“一带一路”,重点布局东南亚及南美市场,泰国销量已进入前三,但海外市场尚无法弥补国内基本盘的崩塌。

降本增效方面,2024年底CEO张勇卸任后,创始人方运舟兼任CEO并推动六大改革,包括裁员、流程精简等,但研发团队解散传闻频发,技术迭代能力存疑。

但核心挑战仍在于国内市场的复苏,若无法解决售后瘫痪、产品竞争力不足、品牌认知偏差等问题,即便资金到位,销量也难以回升。50万存量车主的售后保障、新车型的快速迭代、销售网络的重建,均需资金与执行力的双重支撑。

更严峻的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马太效应加剧,头部品牌虹吸资源,哪吒汽车的生存窗口正在快速收窄。若未来三个月销量未能突破千辆级门槛,或新一轮融资未能如期落地,这家曾跻身新势力第二梯队的企业,恐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哪吒汽车的债转股协议究竟是绝境求生的权宜之计,还是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市场将给出答案。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结合辅助观点分析和撰写成文。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