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在本系列“深度认知”上期报道中,我们梳理了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63年的历史发展及其在美国国内的争议性角色。在本期报道中,我们将起底USAID为服务于美国自身政治目的,具体通过哪些手段对受援方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政治干涉,这背后的资金链条和关系网络又是怎样的。多位专家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USAID在组织形式和援助方向上都可能迎来重大变革,但它所承担的政治功能、美国政府对其他国家渗透和干涉的做法并不会就此停止。
美国国际开发署被关闭
USAID的对外援助往往附带政治条件
我国外交部去年4月发布了《美国对外援助的伪善本质和事实真相》报告,揭露了美对外援助的自私与傲慢。报告指出,美国进行对外援助时从未对发展中国家平等相待,完全按自己的标准划线,忽视受援方的文化传统和现实条件。美国的援助时常附加损害受援方主权和尊严的苛刻条件,大肆干涉他国内政。美国还长期借援助在受援地区强推市场化和私有化,对受援方进行美式价值观渗透和所谓“民主改造”。
《环球时报》的一位记者2014年至2015年曾在英国杜伦大学攻读冲突调解与和平构建专业,该专业的英美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正是USAID、英国国际发展部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机构或组织,尤其美国同学基本都向USAID投了简历,他也因此得以观察USAID的潜在“人才库”是什么样的,这些人的世界观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美国对外援助的观念。
根据这位记者在课上学习的内容,对外援助或参与冲突调解与斡旋是国家运用自身国力去施展和塑造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相比其他相关组织,USAID的霸权主义和干涉主义倾向较为鲜明,它更重视通过援助支持美国在其他国家的“代理人”来扩大美国在受援地区的影响力和利益、输出美国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也就是说,USAID的对外援助往往都是附带政治条件的。
据这位记者观察,在当时的班级里,来自美国的同学有些共同特征,大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习惯从美国视角“居高临下”审视他国现状,对非政府组织、女性儿童权益、LGBT群体权益很关注,热衷于在宗教和文化背景较为保守的地方推行所谓“平权运动”和“多元化意识形态”。第二类属于比较现实的“美国利益捍卫者”。他们立场鲜明,对于一场冲突会基于美国利益或意识形态进行价值判断、选边站队,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具体援助方案的探讨。在他们的认知中,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代表了“文明和人类应该前进的方向”。所以,“符合美国价值观”的援助对象才值得援助。甚至在冲突地区或者长期缺乏教育和基本人权保障的地区,他们也会以支持当地的所谓“亲西方进步力量”夺权作为优先方案,即便这样可能会导致地区问题复杂化甚至人权状况恶化。
多国关停USAID办事处
除了公然给对外援助附加政治条件,USAID还通过秘密资助的手段扶持受援方当地被认为“符合美国价值观”的反政府力量。这种意识形态渗透和干涉他国内政的行径受到多国揭批和谴责。截至目前,俄罗斯、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古巴等国均已经关停或正在关停USAID在当地的办事处。
据俄罗斯《消息报》报道,USAID于1992年正式进入俄罗斯,1996年在莫斯科开设代表处。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夫称,USAID在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活动涉及到俄罗斯许多政治议程,从宪法文件撰写到学校教材编写,都依赖于USAID的资金。进入21世纪后,USAID将重点放在资助俄罗斯反对派的工作上,该机构试图通过捐赠来影响俄罗斯各级选举和民间社会机构。2012年,USAID被俄罗斯列为“不受欢迎的组织”,随后该机构宣布停止在俄活动。
“它(USAID)是美国干涉其他国家内政、改变其他国家政权的主要机构。”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2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表示。俄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则直言:“数十年来,美国将其价值观强加于世界。”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曾直接点名USAID
近期,塞尔维亚发生抗议活动。2月15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直接点名USAID称:“我通知USAID、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和欧洲民主基金会,让他们知道——一切都结束了。”他表示,此次抗议活动由上述外部势力策划,旨在引发“颜色革命”,但已经失败。
本月初,中美洲国家萨尔瓦多也发生了一场由反对派召集的抗议活动,该国总统布克尔随后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没有USAID的资金就没有反对派。”这已经不是布克尔第一次针对USAID发声。他还称:“大多数政府都不希望USAID的资金流向本国,因为他们意识到了这些资金的实际去向。虽然这些资金被宣传为‘支持发展、民主和人权’,但大部分都流向了反对派团体、有政治目的的非政府组织和破坏稳定的活动。”
古巴《格拉玛报》多次批评USAID对该国的干涉。报道称,USAID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在古巴、委内瑞拉和尼加拉瓜资助反革命的资金渠道。在古巴现任主席迪亚斯-卡内尔的上一任期内,USAID投入1亿多美元用于“改变古巴的政治体制”。去年,USAID对反古媒体的资助达到230万美元。
在中东,黎巴嫩“广场”电视台网站援引一位媒体人的话说:“USAID的资金就像一根魔杖,指挥着我们的报道方向和内容。”而在阿富汗,美国一边用炮火攻打阿富汗,一边试图用援助“改造”阿富汗,美军2021年的撤离则宣告了美国“民主改造计划”彻底失败,留给阿富汗的是满目疮痍。伊拉克《晨报》报道称,USAID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国的“重建”过程中,不仅管理了大量建设项目,还深度介入当地政治进程,通过资助特定政治派别和民间社会团体,试图影响选举结果和政府决策,进而实现美国地缘政治目标。报道批评这是“霸权行径的赤裸裸体现”,严重破坏了受援方的政治稳定和主权完整。
资金冻结后,反华组织都慌了
本月初,USAID的大量资金被冻结,引发包括“记者无国界”组织、“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等所谓“独立非政府组织”的担忧。这些组织长期在西方媒体上炮制反华谣言,煽动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敌意,污蔑我国新疆和香港政策,煽动对立、制造分裂。USAID的资金一断,这些组织纷纷发声,要求美国政府继续为他们提供“每年几百万美元”的资金。这番“伸手要钱”的做法也让很多外国网民看清了它们收钱抹黑中国的本来面目。
这是USAID这一美国政府“白手套”的惯用手段。本月初,USAID支持的分裂组织“香港民意研究所”也在其网站上表示,“将无限期暂停所有自费研究活动”,这被认为与USAID的资金冻结有直接关系。
工人拆除美国国际开发署总部外立面上的铭牌
2021年,在以美国媒体为首的西方媒体对新疆棉花进行“强迫劳动”诽谤的背景下,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宣布暂停与新疆棉花有关的项目。有观察人士表示,BCI官网公布的资助伙伴名单上就有USAID,该机构可能是BCI作出暂停项目这一突然决定的幕后煽动者之一。
在中国台湾地区,USAID更是公开与台湾地区领导人及“台独”非政府组织“结盟”,参与了许多“台独”活动。根据联合新闻网2月10日的一篇文章,包括反华人士安迪·巴尔在内的几位美国国会议员曾联合提议,2024年向USAID追加4000万美元的年度拨款,以加强中国台湾“与其他国家的联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惠及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又成为美国抹黑和妖魔化的目标。资助国内外团体破坏中国在海外的合作项目、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已成为USAID等组织机构的重要任务。例如,2023年11月,美国威廉与玛丽学院的“援助数据”项目(AidData)发布了一份诽谤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报告,USAID正是该项目的主要资助者。不仅如此,这份报告的牵头人、AidData执行董事布拉德利·帕克斯曾是美国千年挑战公司创始团队的一员。千年挑战公司2004年由美国国会成立,其全球范围内项目的审查工作由USAID督察长负责,二者在业务方面也保持密切合作。
美国的渗透和干涉做法不会停止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日前刊发美国外交关系协会项目助理马库斯·米尔登伯格的评论文章称,如果按照对外援助金额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百分比来计算,美国在七国集团中排名垫底。他认为,对国内投资不足、对国外干预代价高昂且不成功,导致USAID面临复杂争议。
在上述情况下,USAID的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性。从法律上来看,USAID能否被关停或合并至国务院框架内的决定权并不在总统手中。美国外交关系协会援引美国法律专家的分析表示,虽然1998年的《外交事务改革与重组法》将USAID设立为“独立机构”并赋予了总统重组该机构的能力,但这一权限是临时的,并于1999年到期。此外,2024财年的拨款法案规定,任何对USAID的重组或重新设计,包括缩减该机构规模等,都需要事先咨询并通知国会。
多名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此轮USAID危机可能会带来该机构组织方式和援助方向的重大变革。此外,通过机构改革省下的资金也能够缓解美国政府目前面临的巨额财政赤字。但是,USAID所承担的政治功能、美国政府对其他国家渗透和干涉的做法并不会就此停止。
在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看来,USAID的总体规模预计会被大幅压缩,日后若想重建或恢复难度非常大。但是,美国政府对外扩大政治影响的需求依然存在,所以USAID的部分功能,包括更多带有直接政治目的的援助功能,未来可能以更隐蔽且成本相对较低的方式得以保留,所保留人员将可能转入外交与情报机构。与此相关,美国驻外机构的职能和分工也将做相应的调整。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USAID在特朗普任内被完全裁撤的可能性不大,但后续必然会经历机构和援助方向的大幅调整,美国会重新思考这些援助是否浪费资金、是否只对他国有利而对美国不利,让USAID停止做“既浪费钱又损人不利己”的事,但对于那些“对他国不利但对美国有利”的事情,USAID或其他替代机构仍可能继续做下去。
结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对外援助本是应对全球发展挑战的重要资源,却被美国政府视作维护自身霸权地位、开展政治博弈的工具,USAID就是这种自私伪善做法的代表。本系列“深度认知”报道用事实、数据和真实案例梳理了USAID的前世今生及其所谓“人道主义援助”和“发展援助”背后的本质。这种援助非但没有帮助发展中国家走出困境,反而破坏了当地政治稳定和文化自主性。美国应关注自身在对外援助方面累积的问题,让援助保持其助力实现世界和平、繁荣与稳定的根本目的。
【环球时报记者 黄兰岚 冷舒眉 杨升 陆泽楠 环球时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柳玉鹏 李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