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张伟
年初的高合、年末的极越,这两家造车“新势力”在2024年一头一尾陷入困境,加上哪吒一直被传的停摆消息,预示着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进入大浪淘沙阶段。2024年也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开始洗牌的一年。
不过,从整体来看,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依旧保持高速增长。有机构预计,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1300万辆,同时新车的渗透率超过50%。
另一方面,产业兴城的故事,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上演。涌现出了合肥、常州等依托新能源汽车脱颖而出的新兴汽车制造城市。
然而,尽管市场前景广阔,对不少车企来说,仍面临挑战。2024年,有几家车企因在技术、价格、消费者接受度等方面无力竞争而被淘汰。行业竞争的残酷性也在提醒还没“下桌”的车企,要奋力前行,提高竞争力。
展望2025年,有多款车型值得期待。
另外,电池技术的进步仍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固态电池、锂硫电池等能否在2025年实现商业化应用?智能化、网联化、自动化等智驾技术在2025年能否持续精进?对新能源汽车的从业者及消费者来说,都值得期待。
2024年销量达1300万辆
当下,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已经非常普及。走在大街上,随处都能见到各种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谁能想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竟然与他有关。
1992年,时年81岁高龄的“两弹元勋”钱学森上书国家,提出“我国汽车工业应跳过用汽油柴油阶段,直接进入减少环境污染的新能源阶段”。钱学森表示,新能源电池一次充电250公里至300公里,是可以进入实用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应迎头赶上、力争后来居上”。
斗转星移,30多年过去了,钱学森发展新能源的愿景已经成为现实,中国也一举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和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在钱学森的倡导及国家高度重视下,从1986年开始实施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就将新能源汽车作为重大科研专题立项。随后,经过战略规划期和产业导入期,从2016年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高速发展。
根据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要求,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要达到600万辆,占全年汽车总销量的四分之一。而这个数据,也早已提前达成。
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突破600万辆,提前三年完成2025年目标。另有机构预计,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300万辆,同时新车渗透率已经连续五个月超过50%。
多城竞速新能源汽车产业
汽车制造,需要依托庞大的产业链。产业兴城,是汽车行业的特色。
在我国传统汽车制造产业中,曾涌现出长春、十堰等著名的汽车城。后来,也有上海、广州、重庆等燃油汽车的制造大城。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浪潮下,一些此前汽车制造工业相对薄弱的城市后来居上,成为时代赢家。
目前,风头最盛的,当属安徽省会合肥市。
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合肥2024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已经突破100万辆,今年前三季度产量超过2023年全年。另据“合肥发布”报道,2024年合肥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预计将突破130万辆。
目前,合肥已有江淮、比亚迪、蔚来、大众、长安、安凯等6家整车企业。车企类型包括外资巨头、央企造车、造车新势力、地方自主品牌、华为生态圈等多种造车形式的“全满贯”。
2024年初,合肥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的蓝图。根据规划,到2027年,合肥将形成2—3家年产50万辆整车企业、10家百亿规模零部件企业、营收超700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互联网时代的合肥,被网友戏称为“霸都”,而在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合肥也是“霸气外露”,不负其“霸都”之名。
除了合肥,另一个乘着新能源汽车东风扶摇直上的,是江苏省常州市。
据了解,作为新晋的“万亿之城”,常州依托新能源产业体系完备的深厚底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深耕布局,吸引龙头企业进驻,不断完善产业链体系,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目前,常州已吸引了理想汽车、蜂巢能源、星星充电等从整车到储能再到充电服务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各自头部企业。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常州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达68万辆,新能源产业产值7681亿元,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98.9%。
除了合肥、常州,上海、广州、重庆等传统汽车生产城市,在新能源时代,也打造了自己的品牌。比如,特斯拉之于上海、埃安之于广州、赛力斯之于重庆,在新能源汽车时代,都是各自城市一张亮眼的名片。
2024年有哪些车企掉队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大浪淘沙,也有一些品牌最终没能熬过2024年。其实,2023年底威马汽车申请破产,就已经为2024年的行业发展敲响了警钟。申请破产重整消息传出后,威马汽车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告知函称,威马不会躺平,更不会倒下,希望通过调整企业战略,解决财务债务问题,获得投资人参与重构和发展等展开积极自救。
不过,整个2024年,威马汽车的破产重组没有进展。最终,这家曾融资300亿、跻身过第一梯队的造车新势力,却率先掉队。
今年初,高合汽车被爆出全体员工进入停工停产状态。今年8月,江苏盐城法院披露了一份《决定书》,高合汽车的母公司华人运通由于资产不能清偿全部到期债务,已满足破产条件。
期间,高合汽车也曾传出被收购的消息,包括长安汽车、阿维塔科技、力帆科技等企业被传有意接盘高合汽车。最终,这些传闻都被相关企业一一否认。从目前的公开信息看,高合汽车也倒在了2024年。
今年12月,恒大汽车被执行6784万元的消息,让恒驰这个沉寂已久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再次引人关注。另据长沙银行发布公告称,被恒大汽车的全资子公司恒大智能汽车欠下本息近18亿元,但陷入破产重整并沦为失信公司的恒大智能汽车,早已无力偿还贷款。
到了2024年底,极越汽车也曝出了“原地解散”的传闻。股权关系显示,极越汽车因其股东为百度、吉利汽车而备受关注。随后,极越CEO夏一平在与全体员工的视频会议中坦承公司遭遇困境,需立即进行战略调整,公司进入“创业2.0阶段”。
除了上面提到的四家名气较大的新能源汽车品牌,2024年还有天际汽车、自游家汽车、拜腾汽车等宣布破产。
另外,哪吒汽车2024年也陷入停摆传闻。最新消息显示,哪吒汽车已经复工,亲自执掌帅印的创始人方运舟表示,将进行 “二次创业”。据乘联会数据,今年前10个月,哪吒汽车累计销售8.57万辆,全年有望达到10万辆,复工后的哪吒汽车或许能够完成自救。
2025年有哪些值得期待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据《易车网》12月29日发布的新能源轿车销量排行榜显示,今年前11个月,秦PLUS新能源以43.93万辆的销量独占鳌头,海鸥以40.48万辆位居第二。这也是仅有的两款销量超过40万辆的新能源轿车,且相较于第三名的宏光MINIEV(22.34万辆)遥遥领先。
同期,第四名、第五名的汉、秦L,也都是20万辆左右的销量。该榜单的前五名中,除宏光MINIEV外,其他都是比亚迪旗下车型。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Model 3以15.57万辆的销量排名第九,是前十名中唯一的一款非国产品牌。这也说明,目前国产新能源轿车无论从品牌数量还是销量上,都已经全面领先。
另据《第一电动网》12月27日发布的新能源SUV销量排行榜,今年前11个月,特斯拉Model Y以42.33万辆的销量遥遥领先。其后依次为元PLUS、宋PLUS DM-i、宋Pro DM-i,皆为比亚迪车型,且销量均超过20万辆。
此外,问界M7(18.38万辆)、理想L6(16.46 万辆)这两款明星车型,分列第七和第八。《第一电动网》预计,这两款车型2024年全年的销量都将接近(不会超过)20万辆。
有分析指出,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真正的战争可能才刚刚开始。进入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目前,已有多款重磅新车曝光。
根据网友投票,选出了2025年最值得期待的5款新能源汽车,分别是小米YU7、特斯拉新毛豆Y、尊界S800、问界M8、零跑B10。市场分析指出,上述车型作为各自车企2025年的扛鼎之作,吸引更多目光的同时,也会给消费者更多选择。
除了整车,新能源汽车在续航、智驾等方面2025年的变量也值得关注。
首先是电池技术升级。有分析指出,2025 年新能源 A 级乘用车百公里的行驶电耗将降至10kWh以下,这将充分提高新能源电池的利用效率,降低用车成本。同时,固态电池、锂硫电池备受关注,2025年若能实现商业化应用,有望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减少用车焦虑。
其次是智驾技术普及。有机构预测,2025 年审核通过的 L2 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技术在新车中的应用比例将超过65%,智驾功能将从高端车型向一般车型普及,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最后是操作系统量产。有分析指出,2025年车用操作系统将向安全可靠的整车全域架构演进,并迎来量产元年,为车辆的全局智能化控制和决策提供基础软件支持,加速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创新迭代。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进入存量之争,哪些车企能在打造自身品牌的同时搭载最新技术提高竞争力,获得更多消费者青睐,也值得关注。(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