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转型、人工智能带来新就业机遇

当下,新的就业趋势和新就业增长点在哪里?面对新职业的不断涌现,大学生应如何拓展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传统职业形式在不断更新迭代,这给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哪些新要求?11月1日,新京报记者对话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探讨如何激活青年就业新动力。

张成刚认为,传统行业面临数字转型,人工智能带来了新的就业机遇,但同时,人才需求的门槛也在提高,建议高校提升国际化程度,更要培养有职业理想、技术匹配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产业变革、传统行业转型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新京报:在去年11月发表的文章中,你提到了我国青年就业困难不断加剧的问题,如今一年过去了,新的就业趋势是怎样的?

张成刚:现在看来,三季度的就业情况比二季度要稍微好一点。二季度是高校学生集中毕业的时间段,就业形势较差,三季度有所回暖。总体而言,当前的就业压力依然存在,招聘端的需求比前期有所减少,下降了近12%。全球经济放缓,整体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传统行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是给青年就业带来困难的主要原因。

当然,比较好的消息是,新的就业形态、平台经济等发展下,给青年人的就业提供了一些创业和兼职的机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们产业转型的阵痛期。

就业压力的问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会持续。在产业转型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存在的情况下,要求提升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传统的行业也在面临转型,人才需求端的门槛在提高,这对青年的整体技能水平的要求提高了。比如,在技术层面、运营层面等都要求有更先进的技术,这都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京报:现实中存在学有所长的青年人才与现有就业岗位之间不匹配的问题,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张成刚:从教育系统的培养角度来看,在过去的20年里,我们更多以专业作为一个抓手,培养大学生们学习的能力、适应新岗位的能力,即便他们进入工作岗位和所学专业不一样,在工作岗位上也是可以学的。这种方式以前没有问题是因为就业机会多、岗位多,招聘需求量比较大。企业招聘大学生本质上是一种投资的选择,大学生不论什么专业,有学习的能力就可以,企业会培养,即便短期内没有办法获益。

但现在问题在于新的岗位在减少,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因此不愿意再为此进行投资,人才要“来了就可以用,不行就走”,这就是我们说的“匹配”成了当下的一个问题。

因此,对教育系统来说,就得真的要去了解企业的需求,去考虑专业设置问题,专业和企业的岗位匹配问题,以及人才能不能到岗位上发挥作用的问题。

新京报:这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张成刚:首先,要对专业的理解进行一个新的讨论。在工业时代,专业细分得越专越好,但当下,我们发现很多方面需要复合型人才,因此要求课程体系中有更多跨学科的内容。拿文科生举例,文科生要解决很多社会治理的问题,这需要涉及法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因此,社会的复杂性在不断提升,都需要以多个学科的视角解决问题。

其次,我们缺乏具有国际意识、全球化意识的人才,这要求教育体系整体提升国际化程度。

第三要强调对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学生不能总体倾向于考编、考公,这说明大家对就业的理解还是非常狭隘的,没有职业的意识,没有职业规划,也没有行业的意识,即不知道该选什么样的行业。教育领域要加强对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培养其职业规划和职业理想。

此外,还要培养创业意识,大学生的特点就是求稳,很少有学生愿意去做冒一定风险的工作。但坦率讲,从社会层面来说,年轻人冒风险的代价是最小的。同时也存在南北方青年对风险意识的差距,我们曾做过调查,广东、江苏、浙江的大学生创业者要比北方城市更多。我认为,这些都是要在教育系统内着重解决的问题。

青年人才要拓展国际视野,选择有发展前景的职业

新京报:通过调研,你也提到了未来仍然能为青年产生大量就业机会的领域,包括乡村振兴、出海、数字化转型等,这些领域还有哪些新的就业增长点值得深入研究和挖掘?

张成刚:去年提的这几个方面,我们今年也一直在跟踪。总的来说,出海、数字化转型、平台经济的生态系统中,就业机会还是存在的。

比如“出海”已经成为很多中国企业的一个选择,大家希望进入到全球化的新阶段,细分领域包括国际贸易的数字化服务、跨境电商的运营、海外市场的拓展,以及海外市场的本地化管理,都需要大量的青年人才。但也因此对青年人的要求在提高,企业希望招聘具有全球化能力、全球化视野的人才,能适应不同的环境、语言以及跨文化的管理能力。

在中企出海的大背景下,出现人才出海的新趋势。在此趋势下,人才市场可能走向三元劳动力市场结构,在既有传统的城市和农村劳动力市场之外,还将有中国人参与的海外劳动力市场。现阶段,国内人才培养的标准尚未能适应海外需求,人才出海之路仍任重道远。

其次,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本质上我们现在非常希望推动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但为什么推不动?根本上还是缺人才,缺既懂业务又懂数字化的复合型人才,这一块短期内人才的供给还是跟不上需求。

当然,我们也看到很多高校在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数字经济专业,但和前沿需求还是有一定差距。此外,还要加强对于职业人才的培训。目前有一些市场化的机构在做技能培训的工作,包括一些职业院校也在做产教融合,但是量不够,现在只有零星的点,点还带不动面,因此,人才的量级以及人才的培养质量现在还跟不上产业的需要。

新京报:10月8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介绍,要通过扩大有效需求创造新的就业增长点,增强新兴产业就业创造效应。青年学生可以关注哪些领域的就业机会?

张成刚: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智慧城市、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领域都有了增长机会,这些都是理工科学生的就业机会。

其次,人工智能、互联网、5G通信、半导体、绿色经济等方面都是国家要持续的、长期投入的行业,这些行业肯定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青年学生可以关注。从文科生的角度,这些行业不仅需要技术人员,也需要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人才,文科生也可以选择跟随相关行业发展。

人工智能带来三个层面的发展机会

新京报: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你曾提到,人工智能会影响就业结构,对于人工智能行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也应该抓住。目前,人工智能行业带来了哪些新的就业机会?

张成刚:我认为新一代人工智能会在三个层面发生作用并带来就业机会。首先是通用层面,通用大模型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很多大企业会做大模型,这就需要算法工程师、机器学习工程师等,这给人工智能专业技术层面的人才以机会。

在这个基础上便是行业的应用层,即形成行业层面的专业大模型,这就需要复合型人才,这方面人才既懂行业本身,又懂人工智能。

在这个层面之上,会出现很多个体或小微的创业企业,找到市场上的某个需求点,利用人工智能做得很专业。如自动驾驶、智能医疗和智慧城市等都为青年人才提供很多创业机会。

新京报:当下新职业不断涌现,大学生应如何拓展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

张成刚:新职业是比较前沿的,相比传统职业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变化比较大。但我个人认为,进入新职业不要害怕变化,现在公布的新职业,比如数字经济领域、大健康康养领域等,在大的方向上对人才的需求始终是存在的。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了解新职业的人还是比较少,导致进入的人比较少。我建议年轻人要多去尝试。每个职业对人才都会有一个筛选的过程。高校也要有意识地做好培训,将筛选的过程尽可能缩短,减少盲目选择带来的时间损失、精力损失。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付春愔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