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关店,一边高歌猛进 中国咖啡市场到底如何?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 记者 陈超】最近,咖啡赛道似乎冰火两重天。一边是老牌国际连锁咖啡品牌被曝在关店。一边是国内咖啡品牌高歌猛进,先是瑞幸在7月宣布开了第2万家门店,后有库迪在10月22日宣布,其全球门店数量突破1万家,咖啡万店俱乐部再添新成员。

一边是老牌企业的闭店潮,一边是新兴品牌的开店潮。咖啡赛道到底如何?

东方IC

是行业不行还是洋品牌水土不服?

咖啡赛道竞争越发激烈,曾经的“老二”似乎要撑不住了。近日,连锁咖啡品牌太平洋咖啡被曝出现大量关店。公开资料显示,在2015年的时候,太平洋咖啡已经成为内地门店数仅次于星巴克的咖啡品牌。不过,根据第三方平台数据,自2023年8月以来,在截至10月15日的14个月时间里,太平洋咖啡在内地的门店数至少减少了114家,内地门店仅剩71家。

无独有偶,与其定位类似的Costa的日子也不好过。同样作为行业“老二”,Costa在2020年开始,陆续在中国各个城市闭店。据统计,截至2020年9月,关店数量大概占到全国门店的10%左右。

事实上,不仅仅是国际连锁品牌不行,似乎整个咖啡行业都在面临寒冬。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8日,咖啡行业近一年内新开店89346家,净增长48508家,两者数据对比下,这也意味着,在过去一年内咖啡赛道闭店约40000家。

国际连锁咖啡品牌为何风光不再?行业对此的观点有很多,例如数字化转型滞后,错失良机、消费者需求变化,创新不足等等。其中,有观点认为,咖啡市场饱和,加之竞争激烈,是导致国际连锁巨头滑铁卢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库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颖波却不这么认为,他给出几组数据:欧美年人均咖啡消耗都是600杯朝上,基本上就是每天要喝1到2杯;日本、韩国更高,接近400杯。“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的年人均咖啡消费量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相较于2016年人均年咖啡消费9杯的情况,2023年中国人均年饮用数已上升至16.74杯。

瑞幸的财报上,也能证明这一点。具体来看,瑞幸咖啡2024年第二季度实现收入84亿元,创下单季营收新高,同比增长35.5%。其中自营门店实现收入62.8亿元,同比增长39.6%。最重要的是,二季度瑞幸产品总售卖数突破7.5 亿件,占国内总杯量的 24%。

业内人士同样认为,中国咖啡行业已经快速起步发展,特别是随着咖啡消费习惯的加速培养,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大,咖啡行业天花板不断上升,仍将长期处于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期。

为何“老牌子”在被抛弃?

“商业模式老化、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发展匹配不上当下的国内消费变化。”上海啡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分析道。他认为,国际咖啡品牌的连续闭店是其商业模式导致的。在他看来,国际大牌强调做第三空间,因此店面面积往往比较大,这一点大大增加了运营成本。一些国际连锁品牌无论是品牌形象、菜单还是产品,已属老化滞后,产品方面也缺乏爆款。

事实上,不仅国际咖啡品牌迎来大变局,国内精品连锁咖啡品牌也遇到同样的困扰。年初,国内精品咖啡代表Seesaw被曝正在大面积关店。纵观精品咖啡赛道近些年的发展,会发现,过去不论是Lavazza拉瓦萨咖啡、Arabica、蓝瓶咖啡等海外涌入的精品咖啡品牌,还是Seesaw、Manner等本土精品咖啡品牌,大都将品牌发展的重心放在门店模型打磨,产品场景的个性化设计上,而非一味强调门店数量。

随着国内咖啡市场格局与规模不断变化,竞争加剧,精品咖啡早已不再“佛系”。究其原因,库迪、瑞幸等连锁品牌已成为当下大众咖啡消费的首选。过去一年,库迪、瑞幸的门店数量也在飞速增长。

另外,业内人士认为,9.9元的“价格战”开启,加速了咖啡市场变化。尤其这两年各大咖啡品牌为了抢占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断推出各种优惠活动,使得经营成本增加,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对于传统连锁咖啡企业而言,咖啡市场属于重资产发展,如果没有足够的流量、营收和利润空间,是难以维系门店发展的。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在这一轮的市场竞争中,不得不退出市场。

此外,环球网记者注意到,有消费者抱怨,连锁咖啡店固然多,却甚少考虑下沉市场。作为小镇青年,该消费者表示自己也喜欢喝咖啡,只是苦于没有购买渠道,逐渐抛弃了曾经喜欢的“大牌子”。业内人士指出,国际咖啡连锁品牌其传统的商务定位在年轻化的消费市场显得格格不入,难以吸引新一代咖啡爱好者。这种品牌老化,不仅体现在产品线的更新缓慢上,更在于未能捕捉到消费者口味与偏好的变化。

与之相对应的,以库迪、瑞幸为首的新锐品牌来势汹汹。他们不仅在门店模式创新,同时产品迭代迅速。以库迪为例,库迪平均2~3周会上新一次,每次2~5款新品。店铺分为有卡座的标准店、主要服务于外卖和自提的快取店,以及今年上半年试水且模式已经验证的便捷店。

相比标准店和快取店,便捷店有着更低的开店门槛、更小的前期投入、更良性的成本结构、更轻便更灵活的选址。便捷店只需要三五平米甚至更小,可以是店中店模式。比如,商超或者便利店老板在店里划出三平米,搭建一个柜台,就可以开店,场地和人员,都可以和原有门店分担,只需缴纳2万元保证金,而且设备、柜体等都能够提供租赁或购买的灵活形式,进一步降低开店成本。相比之下,咖啡和奶茶行业的常规加盟店,前期投入动辄在几十万乃至百万之巨。

李颖波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坦言,过去便利店咖啡产品单一,多数限于美式等口味,不是人人都能喝得惯。其次,便利店售卖的咖啡通常没有品牌,难以为便利店引流。相比之下,库迪咖啡不仅能为便利店引流,同时库迪咖啡口味更为丰富多样,在抬升杯量的同时还能为便利店盘活客流,带动交叉销售。因此,便捷店模式从5月试水至今,就深受商家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2日,库迪咖啡宣布了与美宜佳、华莱士和苏宁易购等企业,正式启动“库迪咖啡触手可及”计划。根据该计划,库迪咖啡的常规店和便捷店将全面植入到这些合作伙伴的门店中,实现库迪咖啡产品的触手可及。据悉,库迪咖啡计划明年将在以上渠道布局新门店4万家,实现2025年底门店总数5万家的目标。

得供应链者得天下?

咖啡市场的“价格战”,遇到了新能源车一样的问题——“价格战”在拖累整个行业。有人认为,国内咖啡市场用“乱拳”打死老师傅;也有人认为,价格战是在让劣币驱逐良币……

说到底,“价格战”背后是在打供应链。10月21日,环球网记者参观了库迪咖啡位于安徽省的全球供应链基地。这座供应链基地占地达36万平方米,其中,咖啡豆烘焙的年产能达4.5万吨。此外,该基地还专注于食品原料的生产,如椰乳、果浆等,这些都是制作高品质咖啡饮品不可或缺的原料。

同时,包装包材的生产也是该基地的一大亮点,包括杯子、杯袋、杯套、吸管等,这些包装材料不仅保证了咖啡的品质,还提升了消费者的饮用体验。库迪咖啡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当前产能已经相当可观,但这还远未达到该生产基地的预期最大产能,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等待挖掘。下一步,该基地还将拓展生产范围,包括生产柜台和柜体等咖啡设备。

库迪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建供应链?李颖波给出答案,他表示,库迪咖啡坚信好咖啡源自好原料,咖啡原材料的品质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咖啡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咖啡豆、基底乳、糖浆、果浆等,在自建供应链模式下,可以通过大规模采购降低成本,同时咖啡烘焙以及基底乳、糖浆、果浆等辅料生产也能确保稳定的高品质供应。因此,建设供应链可以进一步降本增效,最大程度优化成本曲线,实现成本最优解同时保障稳定的产品品质。

李颖波坦言,一杯咖啡的成本包含四个部分,原材料、房租、人工、其他杂费。库迪咖啡通过大规模采购、优化供应链等方式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同时,在便捷店模式里,很多合作伙伴本身就是开便利店的人,对他们而言,只是在现有的便利店里隔出一个三五平米的地方做咖啡,做咖啡的人就是便利店的员工,房租和人工可以复用,所以在便捷店的成本模型里面,就只剩下了原材料成本,就便捷店而言盈亏平衡点是很低的。

这一点,蜜雪冰城已经证明了供应链的重要性。蜜雪冰城凭借超低的价格走红,其低廉的价格则构筑了难以逾越的市场壁垒。尽管如此,近期,蜜雪冰城在广西成立2家公司,其中雪王智慧供应链(广西)有限公司为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经营范围含供应链管理服务、普通货物仓储服务、食品销售、互联网销售、市场营销策划、餐饮管理等。

专家表示,在行业“内卷”的环境下,品牌之间的竞争不再仅限于产品本身的质量,还包括品牌故事的塑造、线上线下整合营销能力、用户粘性的培养、供应链管理效率以及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库迪咖啡、蜜雪冰城布局产业链,就像麦当劳、萨莉亚等知名连锁餐饮一样,最终还是依靠品牌+供应链能力给当地“老板”提供一门赚钱的生意,来赚到自己的钱。

库迪咖啡董事长兼CEO钱治亚表示,产品、价格和便利性是客户的三大核心诉求。随着安徽全球供应链基地的投产,库迪的产品和成本有了充分的保障。在此基础上,今年7月,库迪推出了库迪咖啡便捷店战略,提出了“百米之内有库迪”的战略愿景,以期降低开店成本和开店门槛,实现更为高效和经济的网点布局。此次和各大连锁品牌深度合作,将会迅速提高库迪咖啡的网点密度,大大缩短和客户的距离,极大程度提高购买的便利性,让更多的客户更方便地喝到库迪咖啡。据了解,22日参会的51个连锁品牌涵盖了便利店、快餐、烘焙等各种业态,终端门店总数超过10万家。

很显然,库迪的最终愿景和终极目标很明确,即做咖啡界的可口可乐:以足够大众化的规模和品牌姿态,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咖啡界的可口可乐”。价格上,有一定品牌溢价,但总体合理,让大众消费得起;产品上,好喝,是公认的“快乐水”;品类上,经过了上百年发展,已经成为消费者再熟悉不过的生活方式;品牌上,时髦,潮流;渠道上,便捷性强,在任何场景都能买到。

“价格战”只是品牌竞争的第一阶段,是成立初期铺开市场的普遍策略。业内认为,中国的咖啡行业即将进入全方位、多维度的竞争。下半场,咖啡行业不单是要讲性价比,也讲究质价比,品牌还要更多在产品品质、服务、便捷性等多个方面下功夫,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下一篇:凝心聚力,共赢未来!粤东格力2025年度营销峰会盛大举行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