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中国海洋思想的历史脚步

转自:团结报

□ 黄友泉

海洋思想是人们关于海洋的认知所形成的观点、意识与理念体系的总和,‌它涵盖了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利用、开发、‌保护以及海洋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等诸多方面的思考。‌海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以及国际关系变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和时代的海洋思想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内涵,也有不同的发展理路。黄顺力教授新著《重返海洋:晚清中国海洋思想研究》一书,对晚清中国的海洋思想作了全面梳理,尤以晚清传统海防思想向近代海防、海权思想的衍变轨迹为主轴,突破既往海防、海军研究领域,向海洋权益、海洋权利、海洋利益、海权、海洋权力等多方面延伸,将海洋观念意识、海洋思想理念与国家海洋防卫发展战略进行有机融合,多线程递进,多维度呈现出晚清中国海洋思想所经历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全过程。 

该书除“绪论”“余论”外,共计七章40万字。全书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洋务自强新政和甲午战败、“重建海军之议”三个关键的时空转换期为论述重点,其核心观点为:(1)与西方国家“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的“掠夺进攻型”海洋文明不同,中国有着自己传统的“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的海洋权益思想和海洋观念意识。作者认为,中国海洋思想具有海洋以“开发利用”为主、“陆主海从”观念偏向伸展及“内敛守护”防御为重的三个鲜明特点,其作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构成了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有着自己发展路向的“利用守护型”的海洋文明。但15、16世纪以后,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全球扩张而导致上述特点发生变化,尤其是“内敛守护”防御为重的程度更因西方列强的“向外用力”、“掠夺扩张”的加剧而愈益强化。(2)近代以降“西力东侵”与“西学东渐”的历史大趋势促进了晚清中国海洋“内敛守护”意识从单纯“重海防”向全方位“要海权”的思想衍变。这一思想转变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西力东侵”的压力下,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已由传统的陆疆转向海洋,从而促进了传统海防、海权思想的近代转型。另一方面,在“西学东渐”过程中,晚清中国的有识之士对其时国际法、西方海权思想等的认知、消化和吸收成为此一转型的思想动力。(3)对“甲午之殇”的深刻反思。作者对此从海洋战略意识、海洋文化意识层面切入,认为晚清海防与海军建设从一开始就立足于“防”与“守”,缺乏控制海洋、争胜海洋的姿态和决心,从而成为因海洋思想指导和海洋发展战略决策导致甲午战败的最主要原因。(4)“重建海军”与晚清报刊媒介对海防、海权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晚清国人海洋意识的觉醒。作者通过对近代报刊的解读,展现了社会各界对重建海军的支持和广泛关注,也使得近代海防、海权思想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传播,促进了国人对海权从单一的海上贸易、航海利权等海上经济权益向海洋国土意识和海洋国家主权的深化。(5)重新评价清末十年间晚清政府的海权实践。作者从海洋思想传承发展的视角出发,列举了清末收回东沙岛主权、李准率海军巡勘南海、维护领海权益等案例,反映了清廷朝野上下海权意识觉醒后对海权实践的指导与推动,呼吁应客观公允地看待清末十年间的海权实践。

此外,上述主要内容和观点除了清晰勾画出晚清中国海洋思想衍变的发展脉络之外,举凡船政建设、海塞防之议、航海利权之争、新式海军建设、海域拓垦、海外移民,以及侨民政策等相关研究,该书均有一些独到见解。

作为一部中国海洋思想史的新著,该书有其特色与价值。

一是史料基础丰富多元。作者长期致力于海洋思想史的研究,系统搜集、整理、沉淀、消化了大量相关史料,为创作该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该书所使用的史料来看,可大致归类为如下数类:其一为官方档案、典籍;其二为丛书、文集、笔记、史料汇编等;其三为今人论著;其四为外文译著、史料译编;其五为晚清报刊资料等。该书在史料的发掘整理运用上透露出作者严谨的治史态度与学术规范,书中所引用的史料皆有所本,即便采自他书者,皆明确标示出处,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史态度。同时,作者重史料,重论据,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不尚空谈,不饰浮言,结论和观点均建立于扎实的史料基础之上,论证上做到了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此外,作者在融会贯通史料中,有着深邃的大历史思辨能力和开阔的学术视野,这体现在作者于关注世界海洋思想的多样性,及其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特异性的同时,更努力地去探寻中国式海洋思想发展理路。在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作者注重思想在实际中的应用与影响,以及思想对实践的牵引与指导,其学术关怀在于晚清中国海洋思想研究,但论证处却时时有着相当浓厚的现实关照。

二是史学方法运用。该书就严格意义而言是一部思想史著作,对事件具体过程并不做过多的介绍,而是关注于事件所折射出的思想发展历程,尤其注重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行止来探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因而有别于一般的近代史、海防史、海军史论著。该书在史学方法运用上十分灵活,整体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代际研究法等方法融会贯通。例如,作者运用横向比较的方法,从思想层面比较中日两国不同的海洋文化传统,认为“防海”思维严重影响晚清的海防与海军战略,而海防、海军观念更新的体制性制约因素反过来又强化了一意“防守”的海战方略,由此得出了“陆权防御性”的晚清中国在对抗“海权进攻性”的日本时遭受失败的结论,为众说纷纭的甲午战败结局提出了一个思想层面的解释进路,也弥补了以往研究横向对比较少的缺憾。

三是具有思想性。该书做到了作者所言一不囿于成说,人云亦云;二不刻意“标新立异”,作惊人之语的研究态度。全书结构严谨,观点公允,除上述核心观点外,仍有不少精辟的思想亮点。例如,该书对以往晚清中国海防史、海军史、海洋史研究或偏重于制度史探讨,或将海洋思想研究附加于海防史、海军史、海洋史论著的做法有所不同,而是始终坚持以思想史研究为本位,并且在研究范畴上突破了以往单纯侧重“海防思想”而上升到整体综合的“海洋思想”研究层面,此一拓展与更新,可以说是该书比较重要的突破之一。再如,该书在研究时段上溯海洋思想源流以理清发展脉络,下探孙中山“海洋强国”思想作余论以发人思考;在研究群体上不同于以往偏重于林则徐、魏源、曾国藩、左宗棠、沈葆桢、李鸿章、张之洞等单个人物的思想研究,而是以同一时期的人物为群体,以此更清晰地反映出思想变化的时代轨迹;充分利用晚清报刊资料对国民海权意识与社会舆论舆情进行探讨,弥补了以往学界对甲午战后海洋思想研究较少的不足。此外,该书始终以思想史研究为本位,关注晚清时期西方海权理论、国际法原理、地缘政治理论、国际关系理论等的引入与运用,对系统总结晚清中国海洋思想衍变发展有借鉴意义;对以往将晚清海防思想归于被动、消极、防御的观点也有不同的看法,并对朝廷中枢、地方疆臣,乃至社会士子儒生筚路蓝缕的思想闪光,均给予充分关注,力图在探明海洋思想的多样化、特异性、中国式衍变过程中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此外,该书在宏观思路与微观维度结合的研究上的思想亮点还有不少,都可以给读者带来思考和启发。

可以说,《重返海洋:晚清中国海洋思想研究》一书是迄今研究晚清中国海洋思想史系统且深入的学术专著,值得有心于该段历史的研究者及读者予以关注。

上一篇:竞逐“天空之城”的新赛道!适航认证加速“飞天”进程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