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点亮科学梦想

转自:人民政协报

今年两会期间,我和曲伟、王元青、张振涛三位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推广青少年科普主题出版读物,提升青少年科技素养的提案》。在提案中提到科普类主题读物还存在良莠不齐,内容权威性不足,原创匮乏等问题。我们建议加大社科知识普及类读物投入力度,支持围绕青少年科普等重点方向出版科学用书、分级课程、辅导读物和数字课程,开展课题征集推广,鼓励不同科学方向的专业人士参与创作,增加生命健康、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多类型科普内容,拓宽儿童原创科普读物类型、质量和权威性。

之所以关注科普主题出版物,缘于科普阅读。

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以来,科学普及一直是我履职关注的重点。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我们需要大力建设科学文化,培育科学精神,这样中国的未来发展,尤其是科技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而建设科学文化,培育科学精神,科普阅读是一个重要实现手段。

20世纪90年代,我在古生物研究之外,通过科普讲座、撰写文章、专著等方式,开始参与科普工作。近年来,我高兴地看到公众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对科学的热情越来越高。

从我自身经历来说,阅读,尤其是科普阅读,其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为我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世界,影响了我的思维方式,甚至塑造了我的科学人生。童年时期,《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科学》和《我们爱科学》等儿童科普杂志和图书在我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之后,科普阅读一直是我阅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一直到今天。我现在的读物当中,科普类的读物占比超过了一半,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除了科普阅读,人文和艺术类的阅读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题材多样性的阅读,极大影响了我的思维方式。

我曾经写过一篇科普文章,叫作《飞向蓝天的恐龙》,虽然文章不长,但我却下了很大的功夫。这篇文章被收录进小学语文课本,得以让千千万万的孩子认识到了恐龙的奇妙,让我在走进中小学做科普活动时,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作家爷爷。我也曾遇到一些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他们说小时候读过我的科普文章,点亮了科学梦想,并且在投身科学研究后也开始做科普工作。一篇好的科普文章、一本好的科普著作,其影响是不可估量的。通过科普阅读,为读者打开了科学的奇妙世界,使他们深入了解科技知识,感受宝贵的科学家精神。

这些年,我经常在各地做科普讲座,在参与全国政协的调研时,也走进当地中小学做讲座。因此,得以有机会与孩子、家长、老师等群体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也是一种“调研”——如何更好地推广科普阅读?什么样的科普方式更有效?如何建立科普阅读、科普教育的体系?我经常听到的问题之一就是——“徐老师,您能给我们推荐一些科普书籍吗?”我当然非常乐于在自己的知识范围内为小朋友、大朋友们推荐书籍,这同时也是一种鼓励,让我深感推动科普阅读大有可为。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阅读也呈现出新的特点。电子化阅读日益普及,让人们随时随地可以进行阅读,而出版业的繁荣发展,也让读物触手可及。但同时,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碎片化阅读等问题。推动科普阅读,一方面需要高质量的科普出版物,另一方面也需要为社会提供适合不同年龄段读者的科普书目。

科学的求真务实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等需要代代传承,需要通过科普阅读慢慢培育。从激发孩子产生阅读兴趣,到引导孩子扩展阅读范围,到帮助孩子学会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阅读中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培育科学精神,这是未来科普阅读的主要目标,也是我们未来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推动科普阅读的发展,必须要用创新的思维和方式。让科普阅读成为一种大众生活方式,成为一种社会的流行元素。我将持续围绕科普阅读和教育深入调查研究,深刻思考,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为人民政协事业的光辉历程而自豪,也更加意识到自己担负的光荣使命。在阅读中,我的履职之路将走得更加坚定,更加踏实。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本报记者谢颖整理)

上一篇:北京:中小学不得强制学生购买校服
下一篇:中国残联直属单位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